/> 杨若晴愣了下。
这个时代的乡下农家,田地里的收成都是望天收,信奉各路神明,是他们的精神追求。
精神信仰,有时候力量是无穷的,也是一种寄托。
各路神佛中,最接地气,又家喻户晓的,便是这灶神爷了。
乡下人家都人定灶神爷是玉皇大帝派到各家各户的司命监察神,是一家之主。
逢年过节,有啥好吃的,都是让灶神爷尝第一口。
每年的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祭送灶王爷上天去跟玉皇大帝禀告这户人家的事情,也成了一种习俗,所以,灶神爷得罪不起!
入乡就要随俗嘛。
杨若晴抬手敲了下自己的脑袋,笑道:“瞧我这记性,忙起来就搞忘记了,那是应当的!”
杨若晴赶紧端起其中一碗,恭恭敬敬摆到了锅台里面烟囱的侧面。
一边还双手合拢拜了拜:“灶神爷莫跟我计较,热腾腾的豆腐脑,孝敬您,您吃得满意了,可得多多保佑我们一家老小啊!”
这边,孙氏见状,放心一笑。
老孙头也是欣慰的点了点头,大安这才端起碗离开了灶房。
不一会儿大安就回来了,杨若晴把大安的那一碗递给他:“热度刚刚好,你趁热喝!”
“多谢姐!”大安接了过来,拿起筷子搅拌了一下,垂下头来,斯斯文文喝了起来。
“好喝不?”杨若晴问大安小安。
小安把头点得跟鸡啄米似的,大安也是腼腆一笑。
那边,孙氏端着碗,面露一丝犹豫之色。
“娘,你咋不喝呢?”杨若晴问。
“晴儿啊,这豆腐脑是稀罕东西,你说,咱要不要给你爷奶那送一碗去?”孙氏征询道。
杨若晴想也不想就摇头拒绝了。
“算了吧娘,咱吃点啥喝点啥,都要送过去,咱送不起呀!”
孙氏垂下目光,低声道:“虽说分了家,可他们终究是你们爷奶,是你爹的爹娘啊。咱不送,旁人晓得了会说咱闲话,戳脊梁骨的!”
杨若晴轻哼了一声,道:“旁人旁人?咱活着是为了自个痛快,碍着旁人啥事了?”
“再说了,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无人说?公道自在人心,咱问心无愧就是了,管旁人咋看呢?”
孙氏不啃声了。
但是那神情,显然还是有点犹豫。
杨若晴抹了把嘴角,接着道:“再说了,就冲着今个白日里,小姑打咱小安,我爷我奶他们那副包庇纵容的态度,这豆腐脑我宁可泼到大街上,倒进村口池塘里,也不会给他们一口的!”
提到这茬,孙氏抬起头来,瞅了眼那边正端着碗猛舔碗底的小安。
妇人的眼眶一红,用力点点头:“成,那就依晴儿的,咱不送了,明个的豆腐,也不送了!”
杨若晴笑了:“这才对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