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不列颠之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六十三章 伦敦事变 (1/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由于没有人关注和懂得俄国正在做什么,俄国人已经在各方面取得特别的进展。为了遏制俄国人的扩张,我们要把精力集中在两条战线上,第一条是以保持奥斯曼帝国领土完整的方式,阻止俄国在近东、中东地区的扩张,以保证地中海、红海以及经波斯湾到印度陆上通道的安全。第二条战线是从印度向西北、东北方向进行领土与势力推进,在阿富汗地区建立一个阻断俄国南下势力的缓冲地区,以保证印度北方边境的安全。

    基于不列颠切实的国家利益,阻挡俄国的南下政策势在必行。为此,我们需要一个稳定强大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而不是一个西亚病夫。我们需要一个强而有力的阿富汗中央政府,而不是分崩离析的地方军阀割据。

    对于奥斯曼帝国,我知道目前奥斯曼苏丹正陷入改革困境。但是我相信,如果它能够在英、法、奥、普四大国的联合保护下得到十五到二十年的和平,并且这些年被充分用来重组它的内部体系,那就没有任何理由怀疑它是否会再次成为一个备受尊敬的强国。

    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正如君士坦丁堡领事斯特拉福德·坎宁爵士所言:在《安凯尔—斯凯莱西密约》签订后,俄国大使现在几乎成了苏丹马哈茂德二世的大维齐尔了。如果我们不想办法消除这条密约的影响,将达达尼尔海峡重新置于国际监管下,并争取到奥斯曼帝国内部的亲英派力量,那么奥斯曼的内部改革就无从谈起。因为我们乐见一个强大的奥斯曼帝国,但虚弱的奥斯曼却是俄国人所需要的。

    至于阿富汗地区,我知道目前国内存在不同意见,有人希望直接进行武装干涉,还有的则希望在阿富汗的三个独立汗国中选择一个进行扶持。但至少就目前我了解的情况来看,我是后一种说法的支持者。让阿富汗成为在俄国势力和不列颠印度之间的一个缓冲国,远比与俄国人短兵相接更好。

    除此之外,在舆论上抢占先机,将俄国的计划揭露出来,就等于将其打败了一半。唤起公众舆论对俄国人的不满,就可使俄国南下政策遭遇的困难增加一倍。我完全赞成制造一场反对俄国的喧嚣,以口水产生威慑,这便是避免我们与俄国直接作战的最好办法了。

    ——《1834年亚瑟·黑斯廷斯爵士致威灵顿公爵亲笔信》

    伦敦的天空被沉重的乌云笼罩,街上飘着细密的雨珠,灰暗的日光透过圣詹姆士宫厚重的窗帘,投下斑驳的光影。

    威廉四世端坐在一张红木镶金的椅子上,手指无意识地拨弄着镶嵌蓝宝石的印戒,鬓角纯白的老国王双目无神,时不时眉头皱紧,一看就知道是正在为了什么事情烦心。

    炉火在壁炉中噼啪作响,试图驱散房间里的寒意,然而空气中弥漫着沉闷的紧张气氛,却让这份温暖显得苍白无力。

    忽然,议事厅的大门被宫廷侍从从两边推开,身着深色军服、披着斗篷的威灵顿公爵摘下落了雨的帽子,缓缓步入。

    尽管老公爵已经年过六旬,但却依然步伐稳健,身板挺直如昔,一如当年滑铁卢战场上意气风发的联军司令。

    威廉四世见到这位臣子,无神的目光重新聚焦,就连脸上都多了些笑容:“威灵顿,你来了?”

    威灵顿公爵向国王深深鞠躬,随即在御前站定:“陛下召见,不敢怠慢。”

    威廉四世抬起眼睛,凝视着这位全不列颠最受敬仰的将军。

    虽然他如今已经不是首相和托利党党魁了,但却依然是上议院举足轻重的政治人物。

    威廉四世叹了口气,但他的语气中却透出几分难掩的欣喜:“格雷的日子到头了。”

    威灵顿公爵微微颔首,眉宇间没有丝毫意外:“我之前就告诉过格雷别碰爱尔兰,否则早晚会像我一样栽跟头。但他以为自己可以推动议会改革,就一样可以逼迫教会就范。结果大伙也看到了,辉格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