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不列颠之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六十二章 拿破仑战术 (2/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军遇到了麻烦,俄军这一侧也好不到哪里去。

    1806年俄国间谍绘制的地图严重错标了阿富汗开伯尔山口冬季的积雪厚度,他们预测当地冬季积雪仅0.3米,但实际则为1.5米,这使得俄军参谋严重低估了进军印度的实际难度。

    更糟糕的是,法俄联军原本计划在春季出发,但高加索山脉融雪导致的洪水却使得俄军出发时间延迟46天。

    法国特使加丹试图用金钱收买波斯沙阿法塔赫·阿里的计划也宣告破产。

    不过这倒不是因为波斯人是英国坚定的盟友,而是因英国提供给波斯沙阿的贿赂更高,他们足足出了比法国人多一倍的价格。

    在拿破仑战争期间,不列颠在展示钞能力方面确实还没有输过。

    各种原因堆迭在一起,最终导致了这份宏伟的远征计划始终没有在现实中实现过。

    但不得不说,虽然法俄联军的构想从未实现,但单单是这份计划本身就足够把白厅和威斯敏斯特宫吓一跳了。

    拿破仑战争期间,为了防止可能发生的入侵,英国长期将大约5万军队部署在印度西北边境。

    也许五万人对于俄国和法国这样的陆权国家来说,算不得特别大的数目。

    但是要知道,对于英国这样的海权国家,即便是在拿破仑战争最白热化期间,英国的常备陆军都没有超过20万人,也就是说,不列颠足足分出了20%的军队去了南亚次大陆。

    而亚瑟恰恰也看中了这一点,他心里明白,不管是什么国家因为什么样的理由盯上了印度,都会引起白厅的神级紧张。

    虽然他编写的那份看起来就很可疑的行军计划经不起细致的推敲,但是亚瑟非常肯定的一点是:没有人会细致推敲这份报告。

    光是一些关于俄国人觊觎印度捕风捉影的猜测,就足够引起不列颠社会上下震怒了。

    在法国七月王朝政府被国内反对派搞得焦头烂额的当下,不列颠与潜在的欧洲第一陆权强国俄罗斯关系交恶只是时间问题。更别提,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俄国对印度威胁远比法国更直接这一点了。

    等到那个时候,出任过驻俄文化参赞,并且颇具‘先见之明’指出这一点的亚瑟·黑斯廷斯爵士,势必会得到内阁的重视。

    不管怎么说,至少在政治领域,不列颠向来是物尽其用的,他们怎么可能会放过这位俄国专家呢?

    更重要的一点是,虽然远在彼得堡,但是亚瑟通过定期邮寄的伦敦报纸已经敏锐观察到了英国社会正在酝酿的反俄情绪。

    这会儿可不是拿破仑战争刚刚结束那会儿,伦敦的纸媒上已经见不到对于神圣王亚历山大一世的赞美,转而出现的是各种指责新沙皇藐视波兰宪法,残忍镇压波兰起义者的论调。

    在亚瑟的授意下,《经济学人》在最新一期中针对这个问题刊登了自称波兰流亡军官的赫斯廷戈夫先生的社论。

    赫斯廷戈夫在文章中对沙皇尼古拉一世大加批驳,他在文中指出,自1815年维也纳和约签订后,波兰成为半自治的俄属波兰王国,俄国沙皇兼任波兰的立宪国王。

    在《1815年波兰宪法》中,前任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曾经许诺给予波兰人言论、出版、宗教信仰和人身不可侵犯的自由。

    但是没过多久,俄国便在波兰废除新闻自由,引入了预防性审查制度,还公然暂停集会自由,干涉政府事务、禁止国民共济会和之后的国民爱国协会,逼迫改革派辞职并羞辱惩罚波兰军官。

&nb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