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不列颠之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五十八章 赫尔岑小组的致谢 (3/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赫尔岑头一次感到按照道德概念,按照行业的主要特征,把人分门别类,贴上标签,不加区分,一律看待,这究竟是多么没见识、多么不人道的一件事。

    让·保尔·里希特尔说得很对:孩子撒了谎,应该警告他这是做坏事,告诉他,他骗了人,可不要说他是骗子。

    因为假使您把他定义为骗子,就使他丧失了精神上的自信心。

    大多数人听到“这人是凶手”,马上会想起暗藏的匕首,野蛮的相貌和阴谋诡计,仿佛杀人是他的本行和职业,实际上这人一生只偶然杀过一个人。

    诚然,英国人不可能既是暗探,既是拿别人的堕落作交易的奸细,又是正人君子。

    但他可能既是宪兵军官,又没有完全丧失人的尊严,正如在腐败的社会造成的不幸的牺牲者身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温柔的性格,慈祥的心灵,甚至光明磊落的行为。

    马车早已驶入了彼得堡的主街道,顺着涅瓦大街来到与亚瑟在彼得堡的租屋前停下。

    当亚瑟从赫尔岑的口中听到这位年轻人对近期生活的评价时,约克老骗子一反常态的僵硬了一下。

    对于一个笃定了从今往后要当坏人的家伙来说,没有什么能比“你一定是有苦衷的”这句话杀伤性更大了。

    受到千夫所指是预料之中的事情,因此,亚瑟从不害怕。

    他甚至不担心当高加索事件真相大白后,可能会造成的一系列外交影响,更不担心与帕麦斯顿子爵甚至沙皇尼古拉一世交恶。

    但是发生此种意料之外的变故,突如其来的被人原谅,却是他不能忍受的。

    赫尔岑,这位莫斯科大学的数理系毕业生身上正萌发着哲学家的嫩芽。

    他捧着热乎乎的茶杯,嘴里念叨着:“有人不能、不愿或不肯费力跨过名称的束缚,向前多看一步,透过罪行,透过紊乱的假象,看清事实,却采取清高的回避态度,或者粗暴的否定态度,这种人我是讨厌的。这样做的家伙,通常是脱离现实、不切实际的人,或者是自私自利的人,间或高尚得令人作呕的人。否则就是那种还没有暴露,还不打算公开撕下假面具的卑鄙无耻之徒。这种人混迹于肮脏的底层完全是出于自愿,他在那里如鱼得水、兴风作浪,而不像其他底层人是失足掉下去的。”

    亚瑟用银质茶匙搅动杯中沉淀的锡兰红茶末,骨瓷碰撞声像极了伦敦法庭的法槌余响。

    他注视着茶水表面晃动的倒影,忽然释怀似的笑了笑:“我在苏格兰场见过太多人用指南针找北,最后他们都掉进泰晤士河淹死了。您在这个年纪就有这样的见解,看来人生的突然变故对您来说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挫折和坎坷令您变得成熟了不少。”

    赫尔岑并没有否认亚瑟的言论,因为他同样是这么认为的:“总而言之,您应该也猜到了。我们这一趟过来,是为了向您致谢的。”

    他一边说着,一边让听差们去马车上取下从莫斯科带来的各种土特产品。

    透过窗户可以看见几个听差从马车搬下几捆散发着焦油味的桦树皮包裹,拆开第一层防水布时,修道院蜂蜜的甜腻混着沃洛格达特酿的酒精味直冲鼻腔。

    亚瑟闻言只是轻轻摇了摇头,半真半假的回道:“你们更应该感谢城防司令斯塔阿尔将军和莫斯科总督德米特里·戈利岑公爵。”

    “斯塔阿尔将军也便罢了,为什么要感谢戈利岑呢?”与赫尔岑同来的萨京摘下帽子,显出了在审问期间秃了小半边的头皮,仅仅从他的这个扮相就能看出,他应该是这群年轻人里遭罪最多的了。

    他不止比在莱比锡初遇期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