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不列颠之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九十九章 英国佬的魔爪 (3/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    布莱克威尔一边做着笔记,一边点头道:“确实是这个情况,自从幻想、历险记、色情和讲故事体之类的文体出现后,把俄国早期的圣徒行传、大公传奇之类的传统书籍,推到了文学场域的边缘位置,就如同基督教化之前的古罗斯历史上那些宗教仪式那样。”

    亚瑟随手抄起那本《俄国大力士驱逐法国佬》:“这类书最近在俄国很流行吗?”

    “这种?”

    布莱克威尔挠了挠头:“其实也不是最近,1812年战争结束后,这种书就出现了,而且在市面上一直很受追捧。只不过,由于前两年乌瓦罗夫搞出了个‘官方人民性理论’,说什么:东正教、专制制度和人民性是俄国社会伟大事业的最后一线希望,因此必须要改变俄国现存教育情况,增进学生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掌握,并通过在文化上增强民族自信的方式,来抵御西方思想的腐蚀。所以,这两年俄国政府开始从政策上对这类作品加大了扶持力度,给予创作此类题材的作家以政府津贴。有钱赚自然写的人就多了,在这方面,俄国人和不列颠人没什么两样。”

    说到这儿,布莱克威尔怕亚瑟还没有熟悉俄国政府的《官职员表》,于是又补充说明道:“乌瓦罗夫之前担任的是莫斯科督学,由于提出了‘官方人民性理论’得到了沙皇的赏识,现在已经被提拔为主管国民教育部的大臣了。”

    语罢,布莱克威尔还适时的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不过嘛,像是这本《俄国大力士驱逐法国佬》写的实在拙劣,您如果想要研究这方面的进展,我可以给您推荐几位,扎果斯金、布尔加林和格列奇的书都是值得一读的,克雷洛夫的喜剧写得同样很逗乐,远比这些劣质书看起来有意思。”

    亚瑟听到这儿,才终于明白了现如今俄国文坛势同水火的‘斯拉夫派’和‘西方派’究竟是怎么斗成这个模样的了。

    从前这两派之间还能经常交流,类似卡拉姆津这样胆子大的,还有勇气在1818年就任彼得堡科学院院士的仪式上公开喊出:“彼得大帝以其强有力的手腕改造了祖国,把我们变成了与欧洲人类似的人。抱怨是毫无意义的,古罗斯人和现代俄罗斯人之间的精神联系永远的断裂了。”

    但现在谁要是敢公开喊这么一句,那多半是感觉吃第三局的棍子吃的不过瘾了。

    至少目前彼得堡报纸上的官样文章写的全是丘特切夫的名言——用他人的方式制作不出俄罗斯的面包。

    亚瑟还在想着该从哪里开展他的‘文化工作’呢,忽然听见楼上传来了一阵激烈的争吵声。

    “您问到《狄康卡近郊夜话》?让它见鬼去吧!我是不会出第二部的!”

    “您真的不考虑吗?果戈里先生,这本书卖的很好啊!您会赚上不少钱的。这样吧,我出五千卢布,您再考虑一下吧。要知道,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卖的那么好,也不过才一万两千卢布,这已经是非常高的价格了啊!”

    “它卖的好又怎么样?虽说挣到钱对我来说并不是多余的,但是为了三瓜俩枣而写作,徒增故事,我不干!我这人没有干投机生意的任何才干。要不是您提醒我,我甚至都忘记了我是《狄康卡近郊夜话》的作者了!”

    “那人物呢,您书里人物的命运还没结束呢,读者们都热切期盼着您写第二部呢。”

    “人物的命运?他们的命运无人知晓了!暂时我是写不出什么有分量的、伟大的、艺术性的东西来的。”

    “那您考虑写诗吗?普希金的诗是一行十卢布,鉴于您是第一次写,我给您普希金一半的价格。您写个百来行,就能弄个五百卢布,何乐而不为呢?”

    “写诗?我现在可是无所作为,毫无行动的。小的不想写,大的又想不出。一句话总结——我智力便秘了!”

  &nb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