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的,因为这几座城市的墨迹看起来明显很干燥。
而地球仪上看起来最新的标记,则落在了整个南美洲最南端的火地岛。
俾斯麦正琢磨着这些莫名其妙的圈圈到底代表了有什么意义时,他的余光忽然瞥见了桌面上的用火漆密封的信笺,信笺封面的笔迹相当的飞扬跋扈,上面明明白白的用英文写着:从火地岛发出。
“哈?”俾斯麦挠了挠头。
难不成亚瑟·黑斯廷斯这家伙和火地岛的土著有什么关系?
或者,他在南美洲有生意?
他私底下是个奴隶贩子?!
“喔,我的上帝啊!”
这样惊人的事实使得俾斯麦这样壮胆气的年轻人也不免吃惊了一下。
一个英国人,实际上却是个奴隶贩子!
报纸上不是说英国政府今年已经宣布在本土和海外殖民地全面废除奴隶制度了吗?
他哪儿来的胆子做这样的生意?
但是俾斯麦转念一想,又发现这或许是一笔好生意。
因为他记得英国政府废除奴隶制的手段,是政府出资赎买奴隶主手中的奴隶。如果能抢在赎买工作完成之前从他人手中转让一批奴隶,那他还能从中赚到不少差价呢。
俾斯麦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倒也不奇怪,因为十几年前普鲁士政府宣布废除农奴制时,一些容克地主就在做类似的生意。
普鲁士在1807年的《十月敕令》中规定:农民不再是领主的财产,他们拥有了自主经营农田的权利,并可以自由迁徙和结婚。
但是相应的,为了补偿土地贵族的损失,农民需要通过赎买的方式获得原本属于领主的土地使用权。赎买包括了土地赎买、劳役赎买和现金赎买三种方式。
其中,土地赎买指的是农民可以选择放弃部分土地使用权,以换取对其余土地的完全所有权。
例如,如果一个农奴耕种100英亩土地,他可能会放弃50英亩的土地给地主,以换取其余50英亩的完全所有权。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赎买方式,但由于不是所有农奴都拥有100英亩的租佃权,所以还有一些人选择了劳役赎买和现金赎买。
劳役赎买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即农民向地主提供一定年份的无偿劳动力以换取自由。
而现金赎买就更简单了,花钱换自由,可以一次性支付,也可以分期支付。
但是大部分农民都不可能一次性掏出那么多钱,所以主流选择是20年或者30年的分期付款,类似于现代的贷款偿还模式。
不过,有的容克地主由于自身财务状况不佳,所以如果有人愿意支付给他们百分之七八十的一次性付款,他们也很乐意将这些农民的贷款合同转让出去。
而不列颠今年推出的废奴赎买法案总成本在1000万英镑以上,所以大部分奴隶主拿到的也是政府的分期赔偿。
因此,俾斯麦大胆猜测,肯定也会有人从事现款换贷款的生意。
不得不说,俾斯麦的猜测非常正确,目前不列颠国内确实有不少人就在从事这桩生意,或者更准的说,从事这些生意的人都来自伦敦金融城。
银行家们一致认为这种有政府背书的分期赔偿不太可能出现债务违约的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