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问道。
“儿臣以为可以令关中百姓少种一点粮食,腾出一部分土地种植棉花,同时推广到其他地方。”李承乾说道。
林轩暗自摇头,李世民明显是想考验李承乾,然而李承乾的想法有些太天真了。
历史上棉花早就传人了中原,不过被当成了观赏植物,不受重视。
宋朝时期,发现了棉花填充衣物中,可以用来御寒。
但是百姓种植的非常少,明初的时候,朱元章非常重视,严令百姓每家必须种植一定数量的棉花,就这也引起了百姓的一片谩骂。
到了明朝中期,许多高产种子传人中原,棉花才被大规模种植。
百姓不知道棉花可以御寒么?
他们知道,但是民以食为天。
百姓手上的田地不多,用一部分田地种植棉花,也就意味着种的粮食少了,一家人有了挨饿的风险。
相比较受冻,百姓更怕挨饿。
之前林轩让周庄的百姓种植棉花,他们都不乐意,直到林轩说会出钱收购,他们才愿意种。
李承乾现在提出让百姓少种一些粮食,来种植棉花,把问题想的太简单了。
在重视百姓上,历史上没有人能比的过朱元章,即便是朱元章这么做,都受百姓谩骂,更何况是李世民了。
果然,李世民听到李承乾的话,脸色有些不愉,说道:“你让百姓少种粮食,挪出一些田地种植棉花,这样一来,百姓收获的粮食就少了,你可曾想过百姓是否愿意?”
“这…”
李承乾哪里想过这个问题,他觉得官府让百姓种植什么,百姓不就会种植什么么?
“父皇,百姓种植棉花也可以拿出来出售啊,尽管收成的粮食少了,棉花卖的钱可以用来买粮食啊,对百姓来说都是一样的。”李承乾说道。
李世民叹了一口气,看向林轩说道:“你给他解释解释。”
林轩一愣,怎么还牵扯到我了。
他有心拒绝,但是看到李世民充满威胁的眼神,只能说道:“殿下,可知历朝历代,为何要重农抑商?”
李承乾不知道林轩问这个问题的用意,想了想说道:“农是国之根本,商人不事生产,囤积居奇,赚取了大量财富,自然要打压。不然人人都去经商,田地何人来种?”
林轩点了点头,说道:“殿下说的非常透彻,那么殿下有没有想过,现在棉花没有大规模推广开,需求量大,百姓少种一些田地,种植棉花,确实比全种粮食划算,但是一旦传扬出去,来年就会有大量百姓不种植粮食,而种植棉花,到时候粮食减产,该如何是好?”
这个问题其实后世经常发生,后世经常会出现某样农产品今年价格非常贵,来年价格非常便宜,甚至卖不掉的情况。
根本原因就是,很多农民缺乏见识,一听到别人种什么赚钱了,第二年也种,结果很多人都种了,产量大增,价格却上不去了。
古代种植技术落后,粮食产量低,一旦粮食种植减少,会引发一系列问题。
李承乾听完,冷汗直流,想了想说道:“可是棉花这么好的东西,如果不种植,岂不可惜?要知道,每年都有许多百姓冻死,如果有了棉衣,可以少死许多百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