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叶青知道有这么一回事,但是具体是怎么回事他就抓瞎了。
他哪里懂什么旗语啊?
不懂,那就现编吧!
怎么编?
他没有学过信息学。
最后,他找到了一个现成的方法。
这个方法,就是……结绳记事!
这便是古人创造的信息学啊!凝聚了无数先民的智慧。
依照着结绳纪事的原理和思维,进行变通,叶青编制出了一套全新的旗语。
基本的模板有了,这就好办了。
剩下的便是,在以后的实践当中进行改善。
从0到1是最难的,从1到2甚至到10,就简单得多了。
弄好了旗语,工作并没有结束。
一个军队能够良好地运转,需要做的工作很多,也很杂。
旗语指挥,依然有很多缺陷。
士兵不可能时刻观察旗帜的变化,而且夜晚也无法观察,因此,还需要声音的指挥。
这便是鼓,金,角。
击鼓进军,鸣金收兵,就是指挥军队进攻和撤退。
这只是对军队指挥的一种简化的说法。
而实际上,鼓、金,是一套很复杂的系统。
在先秦时期,进攻和撤退,都是用鼓。
鼓也分好几个种类,每个级别的军官,使用的鼓也不同。
鼓令也有很多种,涵盖士兵行动的方方面面。
金,只是伴奏的,也分很多种。
在各种鼓声中,参杂不同的金的声音,进行鼓令的区分。
叶青当然不会搞这么复杂,他也不懂。
他追求的效果是简洁,方便,让族人能够很容易听懂,记住。
进攻的号令传递,叶青采用鼓和角。
在战场上,鼓的携带不是很方便,因此,他只给统帅准备了一面大鼓,下面的各级军官准备的便是号角。
撤退的命令统一采用金,为了方便携带,大锣依然是统帅使用,下面的各级军官,使用体积缩到很小的锣。
这种锣,似乎也有专门的名称,不过,叶青不知道。
准备了大鼓之后,叶青还要定下鼓点。
这进攻也是有不同的,有快速进攻,有缓慢推进,有一拥而上,有分批进攻。
叶青只是简单地搞了两种鼓点,快速进攻和缓慢推进。
其他的,增加指挥灵活度的鼓点,就不搞了。
多了,族人记不住也没用。
&nbs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