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牛,族人也是舍不得杀的,现在族人知道了牛的重要性,太多地方可以用上牛了。
在族人眼中,牛,已经和狗的地位平齐了。
而狗,更不会杀,除非是遇上了重大的灾难,人活不下去了才会杀狗充饥。
歌舞之后,族人奔向稻田。
割稻子咯!
割稻子有实效性,所有人全部上阵。
这时的水稻品种没有现代那么优良,稻谷成熟了很容易脱落,落粒性还比较强。
不像现代的稻谷,落粒性完全丧失了,成熟的稻谷晚上几天十来天再收割,也没有什么大问题。
四百亩田,1000来人一起上阵。
新搬来的部落也被雇佣了。
他们参加收稻子是雇佣性质,他们的劳动会折算成稻谷,从明年他们归还的稻谷中扣除。
这四个部落的管理,名义上是独立的,防风氏和这四个部落之间的互动,采取雇佣形式,结算用稻谷。
因为是独立的,所以四个部落借用的工具、食物等,也是要付出稻谷作为费用、要归还的。
目前,四个部落是负债状态。
族人带着喜悦冲进稻田,挥动金色的镰刀,嚓嚓嚓,一丛丛稻子倒下。
不用多久,就在身后的稻田中,留下大片整整齐齐的稻茬。
而在空出来的稻田中,几台脱粒机也开始被族人踩动起来。
没错,脱粒机!
脱粒机的动力依然是脚踏式的。
没有现代那么精巧的加工手段,脱粒机显得很是笨重,踩踏起来也很是费力。
不过,再怎么费力,也要比人工砸、摔要轻松和快速的多。
踩脱粒机的是桑和蛮牛这些部落最强壮的人,一些小孩,就专门将前面族人割的稻子一把把地抱来堆积在他们身边。
他们不需要走动,只要站在原地,一边奋力踏着脱粒机的脚踏板,一边将一把把地稻禾伸到脱粒机的滚筒上,滚筒表面插满竹子做的短齿,飞速旋转的滚筒便会将稻谷从稻禾上梳刮下来。
太仓将一把把稻禾抱来堆放在桑的身边,每一次,他都极度好奇地看着脱粒机前方的出口。
脱粒机前方的出口有一个斗,从出口处飞溅出来的稻谷,便纷纷砸在斗的挡板上,掉落在斗中。
看到斗中堆积了不少的稻谷,太仓便会停下搬运稻禾,伙同另一个小伙伴,开心地装稻谷。
他们一个拿着葫芦瓢,一个牵开草袋,将斗中的稻谷装进草袋。
用草袋装稻谷是临时性的。
草袋本来是准备着筑大坝时使用,现在先派上了用场。
有了制绳机,搓草绳便很方便,想到筑大坝,叶青便让族人编制了不少的草袋。
一些关键的地方用草袋,大坝会更加坚固。
当族人知道这是用来装土的,很是不理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