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晋击天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61章 杀鸡儆猴 (2/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偏偏纪笙在婢女的陪同下如厕去了,回到正房之内时,又耽误了半炷香的功夫,再慌慌张张的跑过来,距司马珂进入房间的时间已是半个时辰了,一切都已经晚了……

    那一晚上的事情,如此的荒唐错乱,最终却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两个婢女也被纪笙下了严厉的警告,决计不能对任何人提起,否则必当乱棍打死。

    …………

    兖州、青州和徐州三州,虽然新得,按照面积是豫州的三倍之地,但是其实治理策略并不复杂,只要复制豫州的模式即可。

    司马珂的幕僚加入地方官吏的队伍之中,而且绝大部分人都是到各县担任县令,掌控一县的行政大权,他们都经过两年多的时间的历练,已经完全熟悉了司马珂的治理地方的策略。

    但是,这些年轻的官吏,到了地方,也并非那么一帆风顺,而是阻力重重。最大的阻力就是来自当地的士族。

    因为在羯赵占领的这段时间,羯人并没有真正的管理地方,地方的实际管理权掌控在留守北地的士族手中。原来的县令,要么是各家士族中人,要么完全听从各士族的意见。突然来了新的县令,已经令各士族心中不爽,产生了严重的抵触心理。

    而后,众士族得知壬辰诏书的内容,禁止各世家豪族将山川大泽私有化,又允许百姓拥有一定的数量的山地,便更为不爽。加之土豆和红薯的推广,虽然能够解决百姓的肚子问题,但是百姓拥有了山地,又拥有土豆和红薯这种能够在山地种植的高产粮种,也不像之前那般因为羯人肆虐,需要士族的保护,自然而然的逐渐要脱离各士族的控制。而且司马珂又严格抑制土地兼并,严厉打压各世家豪族抢占土地的现象,更令各士族对司马珂产生强烈的不满。

    他们都知道,连羯人都不是司马珂的对手,将矛头对准司马珂是死路一条,所以齐齐将矛头对准了这些新上任的年轻县令。这些士族们要么阳奉阴违,当面一套,背地里一套,依旧我行我素,将新县令的政令当成了屁话,要么直接教唆和组织一帮佃农和黔首冲击县衙。

    对于这种情况,司马珂只有一个命令,但凡士族之家只要有一点抵触,便格杀勿论。

    江南之地,皆是世家的天下,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集团,连皇权都被其把控。衣冠南渡之后,大部分豪门望族都已南渡,江北只留下一些借机壮大的小鱼小虾,居然也想与他对抗,自是有一个就要杀一个,杀得这些士族胆寒不敢冒头为止。

    …………

    青州,北海郡,平寿县。

    张家堡。

    张家在平寿县是第一望族,在北海郡也算是数一数二的。当然,这要得益于几家大族,在衣冠南渡的大潮之中迁往江南。

    张家的坞堡,在平寿也是最大,最结实的,墙高四丈,四周还有护堡的沟壕,几乎如同一座小城池一般。张家堡内人口达一千多户,四五千人口,护堡的庄丁就要五百余人。而且堡内备有强弓硬弩等武器,在人口稀少的北海郡之地,几乎没有力量与之抗衡。要知道整个平寿城的守军也不过三四百人而已。

    由于张家堡的武力极其强横,加之张姓在平寿也是第一大姓,其在平寿县忠实拥趸不少,家主张静可谓是平寿县的土霸王。而平寿县的县令,不过是一个刚刚从司马珂的幕僚转过来的二十余岁的士子而已,张静根本就没将这个没有根基的小伙子放在眼里。

    与其他士族阳奉阴违相比,张家是第一家公然对抗本县的县令的士族。

    新来的县令汪群,年纪二十三四岁,一来地方便雄心勃勃,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他先是将不服从自己的县尉直接罢免,任用亲近自己之人,掌控了平寿县内的治安武装力量。然后又将所有不服从自己的胥吏全部清除了出去,重新招募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