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寒门辅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二章 你算什么东西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志向么?”

    顾正臣恨不得拿起包裹砸死这个家伙,顾家都揭不开锅,妹妹都快保不住了,还谈什么志向,再志存高远的志向,也得平衡现实,站在现实之外谈志向,那是空想,是对志向耍流氓。

    “你的志向是?”

    顾正臣反问。

    李义面色肃穆,极是认真地拱手说:“平生抱负,当朝龚黄。”

    顾正臣眉头一抬。

    龚黄,指的是汉循吏龚遂与黄霸。

    《宋书·良吏传论》:“汉世户口殷盛,刑务简阔,郡县治民,无所横扰……龚黄之化,易以有成。”

    龚黄两人,算得上古代行政司法的典范。

    眼前之人想要当大明朝的龚黄,看来是一个有志气的。

    李义看向顾正臣。

    顾正臣淡淡笑了笑,迈步走开。

    “你还没说志向在谁?”

    李义追出几步。

    顾正臣头也不回,摆了摆手,喊道:“宁作我。”

    李义停下脚步,脸上浮现出震惊之色。

    宁作我!

    这是一个出乎人意料之外的回答。

    《世说新语·品藻》记载:

    桓公(桓温)少与殷侯(殷浩)齐名,常有竞心。

    桓问殷:“卿何如我?”

    殷云:“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

    那意思是,我不想和你比,我只想做我自己,坚持我的信念与志向。

    多少典籍诗词之中,也只有辛弃疾、陆游等寥寥数人喊出“宁作我”之言。

    这世间,无数人游走在世俗之中,随波逐流,如风中柳絮,水中浮萍,一句身不由己就解释了迷失沉沦、趋炎附势。

    一生坚持“宁作我”,不忘初心,不忘信念,典籍之中又有几多?

    李义看着顾正臣远去的背影,对走过来的师爷严彬说:“徐教瑜没看错,顾正臣确实不是寻常举人。”

    严彬瘦腮短须,一袭儒袍:“徐教瑜阅人无数,说此人是难得之才。”

    李义拍了拍衣襟,凝重地说:“什么难得之才,不过是徐教瑜看走眼找补罢了。顾正臣虽没有入县学修习课业,可毕竟不曾为徐教瑜看好。如今朝廷取消科举,顾正臣在大喜大悲之后,变得内敛沉稳,隐隐透着锋芒,这才让徐教瑜看重。”

    严彬点头附和:“太爷说的是。只不过,这顾正臣毕竟欠王富贵家六贯钱,若后日他拿不出来这笔钱,将会佃入王家,再好的人才,也会磨灭。”

    李义有些悲愁。

    六贯钱可不是小数目,身为滕县知县,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就连给严彬的待遇,也只是月给一石五斗米罢了。

    “除非太爷用那个法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