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寒门辅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 镇国公是个好人 (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清源县典史徐左再一次来到田间地头,看着深绿的麦苗茁壮,风一吹,麦田跟着摆动。

    这个时候佃户都在地里忙着除草,或是弯腰弓背,或是蹲在麦苗之间的空隙地里,甚至有些佃户扛不住劳累,单膝跪在地上,一点点地向前挪,彻底跪下虽然舒坦点,可容易压到一旁的麦子,庄稼人谁也不会拿这事冒险。

    徐左干脆走到了田地里面,对劳作的周湾、周慈等人喊道:“镇国公的告山西父老移民书你们也听了,朝廷开出那么好的条件,为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你们不当佃户,有自家的田,日后弄个粮仓,什么年景也不会挨饿啊。”

    “怎么一个个如此顽固,就听不进去好话。周慈,你说说,移民之后,同样是干活,还不用看大户脸色,被大户欺负,你为啥不愿意移民?”

    周慈直起腰,捶了下说道:“我说徐典史你烦不烦,总是来说,我们耳朵都起茧了。我说了,父母都埋在这里,走不了。”

    徐左追问:“若是抽签抽中了,到头来不一样移民?”

    周慈冷冰冰的回道:“那就看命。”

    徐左气得不行,甩了下袖子:“你他娘的若是命好,还用得着当佃户?好说歹说,就是不听,别到时候强制移民的时候,还想着那十两银与一分!还有周大山,你儿子可是想移民的,你为何不答应?”

    周大山扭头看了一眼徐左:“老子还没死呢,这个家轮不到他做主!在这里活了一辈子了,临老了让我换地方,我不干!”

    徐左郁闷地踢了一块泥土,转身道:“一个个都倔得很啊!”

    周大山暗暗叹了口气,继续除草。

    周小山低着的头抬了起来,看向离开的徐左,又看了看前面的老爹,满是伤感。

    午时,周大山、周慈等人走向地头边的树林里,家人提着篮子,送来了一碗碗面条,为了省点时间,多除一些草,忙碌时中午并不回家休息,就在这里对付几口。

    周三善正在加醋,便看到一个络腮胡子的男人带着一个英气的随从步行而来。

    顾正臣看着直接坐在地上,叉着双腿,端起黑陶大碗的周慈、周大山等人,笑着走了过去,坐在了周大山身旁:“我们是过路的商人,敢问太原怎么走?”

    周大山滋溜了一口面条,指了指北面:“沿着这条道一直走就是太原。”

    顾正臣谢过之后,从袖子里拿起一个窝头,掰开了一半给严桑桑,咬下一口,咀嚼着说:“听说现在整个山西都在移民,那镇国公还发了什么告山西父老移民书,这以后招募伙计怕都难办了。你们是佃户还是自耕农?”

    周慈咧嘴:“佃户。”

    顾正臣哦了声,问道:“那你们应该会主动移民吧,我听说这次政策很多。”

    周慈擦了擦嘴,颇是不屑:“主动移民?我们才不想走,父母都埋在这里,我们走了,除夕、清明、中元、重阳时,谁来给他们上香磕头?朝廷一张嘴就是让我们移民,可我们的根都在这里,往哪里移?”

    周大山也叹了口气,看了一眼周小山,对顾正臣道:“在这里劳作了一辈子,说移就移了,我们这辈子到底忙了些什么,落下点什么?还有啊,我们虽然是佃户,可也是有亲戚的,一旦移民出了山西,这亲戚还如何走动?”

    另一个佃户周宽也跟着抱怨:“死了的人在坟里,我们带不走,若是成了孤坟,无人打理,我们岂不是成了不孝子孙?活着的人也不能一起走,到了地方举目无亲,有点事谁来接济?朝廷要移民的理由很多,可我们不能走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