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雪中舒歌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章秦舒之殇 (2/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这位刘司业看到这位皇子聪颖,跟这位祭酒大人聊起来。当

    天下午这个老贼就晃悠到了上书房,考校了那位九皇子。从此国子监中多了一位暂代祭酒的宁司业,上书房多了一个诲人不倦的王祭酒。

    可是谁叫他即是祭酒,还是自己的授业恩师呢。

    此刻王祭酒在堂上夸夸其谈,唾沫横飞。殊不知自己的学生在堂下已经心如刀割。

    其中内因,外人自然不知。但是大家都知道的是上书房是皇子习文之地。

    皇子六岁入学,一个六岁小儿能做的什么诗文?

    “不知王老大人高足有何佳作,不妨拿出来大家一起品鉴品鉴。”

    在座的都是儒林老宿,对于诗词歌赋,自是精通。

    只想着等会怎么羞辱他,写的不好自然说他没有品鉴能力,这种诗词也好意思拿出来。

    若是写的好,必然是老匹夫佐证润色,为弟子扬名,巴结皇子。

    一时间心里腹稿都打好了,该怎么骂才能既不失文人风度,又能痛快淋漓。

    王祭酒可不知道这些‘老友’,心里在想什么。只想着赶快扬眉吐气一下,连忙从袖中拿出一沓纸张,分发传阅,准备的倒是十分充足。

    孔宣看着手上这首诗,一时间却是所有的腹稿皆是无所用处。

    在座一堂都是世间顶尖的一撮文人,自然能够看得出来。这首诗描绘的场景,诗的第一句连用三个“鹅’字,这种反复咏唱方法的使用,增强了感情上的效果。

    第二句写鹅鸣叫的神态,给人以声声入耳之感。鹅的声音高亢嘹亮,一个“曲”字。

    把鹅伸长脖子,而且仰头弯曲着嘎嘎嘎地朝天长鸣的形象写得十分生动。这句先写所见,再写所听,极有层次。

    《咏鹅》以上是写鹅在陆地上行进中的情形,下面两句则写鹅群到水中悠然自得游泳的情形。着重从色彩方面来铺叙鹅群戏水的情况。

    鹅儿的毛是白的,而水却是绿的,“白”“绿”对照,鲜明耀眼,这是当句对;同样,鹅掌是红的,而水波是青的,“红”“青”映衬,十分艳丽,这也是当句对。

    而两句中又“白”“红”相对,“绿”“青”相对,这是上下对。这样,回环往复,都是对仗,其妙无穷。

    在这组对偶句中,动词的使用也恰到好处。

    “浮”字说明鹅儿在水中悠然自得,一动不动。“拨”字则说明鹅儿在水中用力划水,以致掀起了水波。这样,动静相生,写出了一种变化美。

    这首诗不说是千古佳作,但是却是极为有趣的写景诗。

    这是一幼童所做?一幼童能做的出来这般佳作?还被王铁鸡遇到了?

    倒是没人怀疑这首诗是王铁鸡润色的了,毕竟他本不擅长诗词歌赋,这首诗词又充满童趣,顶多个别字眼是王铁鸡所改。

    但是这也是大才了,看来其所言不虚,确确实实是收了一个高徒。

    “哦,看来祭酒确实是偶得高徒啊。只是这位皇子虽然玲珑剔透,但是入学时间不久,想必入学之前另有名师吧。”

    话里话外一股酸味,你这徒弟的本事我们认。但是你这是拾人牙慧,就这老小子的教学功夫,众人可是在清楚不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