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终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12章 唐军踪迹 (3/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报机构,就是因为这个名字尊贵。那些谍探将失宝赤译为控鹰卫,便是对此感到与有荣焉。

    连养鹰的人都有这样的地位,何况鹰本身。

    此时停在那的海东青便显得极为不满,又唳了两声。

    忙哥剌目光落处,只见它的爪子被划破了,被一支箭……箭?

    他走上前,接过那支箭,仔细地掂量了一会,突然大喝道:“探马回来了吗?!”

    “还没有。”

    “再派探马往东!”忙哥剌喝道:“前方必然有唐军。”

    “殿下何以确定?”

    一名汉人文士从篝火边起身,走了过来。

    此人不过三十余岁,身材相貌俱是不凡,乃是忙哥剌的王相,李德辉。

    李德辉十六岁便为官。十余年前,汪德臣屯兵于利州之时,其军粮便是靠他调度供给,彼时他才年纪轻轻就已崭露头角,甚至引起阿蓝答儿的注意,钩考时将他下狱。

    忽必烈即位后,李德辉官任燕京宣抚使,不可谓不位高权重。

    他还是真金的老师之一,但忙哥剌被封为安西王之后,奏请以李德辉为辅臣,忽必烈遂命其为忙哥剌的王相。

    “老师请看这支箭。”

    此时忙哥剌本顺手要将箭抛过去,见是李德辉过来,又改成了双手递出,用汉语道:“我们前面似乎有唐军。”

    “唐军?”

    李德辉接过箭端详了一会,望向东面,道:“殿下不妨下令慢些行军吧,待我们的探马与陛下的信使到达再做打算。”

    小心肯定要小心的,但李德辉是持重之人,不会因为看到一支箭就大动干戈,提出的是稳妥的主张。

    “我听王相的。”忙哥剌应道,语气显得有一点文雅。

    但其实他并不像真金那般好儒学。

    他更像忽必烈,勇武、英气。

    他快二十三岁了,可其实是到了二十岁才有了自己的第一个汉人老师,是真定名士李盘。

    因李盘曾当过阿里不哥的讲师,忙哥剌选择王相时,选了更擅实务的李德辉。

    可见他爱好的并不是汉学,而是那皇位。

    这些,李德辉当然能够看出来,平素只觉为难。但前不久传来的消息却让他改变了主意。

    燕王真金失踪了,甚至很可能已经不在人世,而忙哥剌愈发表现出亲近汉臣的倾向,并提议东归。

    原话是“大元该先平中原,再安西域。我不愿当一个只顾着占领自己的兀鲁思的安西王,愿当我父皇的秦王,先复关中,再定江南,开一统盛世。”

    这个年轻人已懂得如何打动北地士大夫,而且他比真金更为英武、更得忽必烈欢心。

    李德辉已越来越用心地辅左他。

    “殿下认为,东边的唐军会是谁?”

    忙哥剌踱了两步思考起来,前几日他已经得到了忽必烈亲征的消息,由此往下一想……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