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军帐。
满清最高层,诸如多尔衮,昭圣太后,范文程,洪承畴等人齐聚一堂,多尔衮望着地图上山海关的方向,感叹道:“大清能否一举入关,全看此战了。希望楚宝兴他们能够牵制足够多的兵力。”
“摄政王,您认为此战我方胜算有多大。”范文程谨慎地问道。
“不知道啊,”多尔衮叹了口气,“李自成约莫有二十万人,比我们加上山海关守军还多,但是毕竟不熟悉地形,我们还是占据着地利的。这场战役的关键在于楚宝兴他们能不能撑到明日正午,若是到了明日正午还未溃败,我军必胜;反之,则李自成胜。”
“为何要等到明日,我们难道不能随山海关守军一起进攻吗?”
“还不到时候,现在进攻,一来地形狭窄不方便大军入境,二来战后仍有不少前明余孽,难以管理。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便是,明日一定会兴起大风,敌军必会迷失方向,进而一败涂地。”
“那么现在我们只能在此等待了吗?”
“是啊,只能等了。集结好军队吧,若是楚宝兴真的早早溃败了,我们也只能介入了。”
李自成是被侍卫急忙推醒的,果然,山海关的军队在楚宝兴的率领下选择在今夜突袭。
李自成连忙换好战袍,戴上毡笠,每逢大战的时候他总会戴上毡笠,此战也不例外。
“情况怎么样,是否危急?火炮等辎重是否收到损伤?”
“承蒙陛下提醒,火炮辎重尚未收到损坏,各营已经准备作战了。前线有刘宗敏将军指挥,伤亡并没有特别严重,但还是有不少士兵阵亡。”
“我这就去前线,唐通呢?火炮部队能作战吗?”
“唐通大人正在火器营备战,随时准备就绪。”
“很好,你去告诉前线士兵,再支撑两刻钟等到第一轮火炮结束后局势就会逆转。”
李自成急忙跑出帐外骑马奔向火炮营。他在路上注意到前线火光四起,到处都是士兵的战吼以及惨叫。楚宝兴的突袭暂时还没有捅穿防线,但也造成了不少的杀伤。
火炮营距离李自成的军帐只有不到一里,火炮营中的火炮全部炮口朝上,唐通正在指挥填弹。李自成对于大顺士兵即便危难在前仍没有乱了阵脚这一点很是欣慰,至少大顺也在逐渐拥有一个独属于她的职业化军队了。
“陛下,火炮部队已经准备就绪,随时听候陛下安排。”
“如果现在对前线进行火力打击,会大规模伤害到我军吗?”
“不会,我们只需要将射程瞄准到敌军中部进行切割,然后陛下可使刘将军用骑兵分割包抄。不知道为什么敌军并没有撤军打算,明明已经达到一定的战略目标,但是敌军好像不要命似的一直在向前冲锋。”唐通疑惑道。
“准备发射吧,剩余的事情交给我和刘宗敏就好。”李自成交代道,随后策马赶赴前线。
楚宝兴站在不远处的小山上,观测着瞬息万变的战场,前线对他而言不容乐观,骑兵冲锋的黄金阶段已经被刘宗敏化解了大半,最危险的是,前线的军队只顾得冲锋,完全没有后方防备,极其容易被包抄夹击。再加上顺军已经开始在局部区域逐渐反攻,现在是他做出决定的时候了,是继续战争,还是暂时撤回山海关另作打算。
“传令三军,收缩战线,向关口逐步撤退。”楚宝兴下令道。山海关主城前还有一条小河,虽然现在还非汛期可凭湍流抵挡,但还是可以拖延一定的时间。他需要拖下去,拖到清军介入。
&nb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