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三桂的剑眉微微皱起,疑惑道:“若不为议和,那与那些满族异人作甚?”
“为降清共同对付李闯!”王和高声道,整个正房都是他的回音,甚至在外等候的将校们也能隐约听到降清的回响。楚宝兴不禁为王和捏了把汗,这是最艰难,但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如果吴三桂不同意,他们之前的所有努力将全部被判为军事哗变。
吴三桂的左拳重重捶在了正房的黄桃木桌上,他右手扶墙支撑着自己的身体,头颅低垂。整个正厅都死一般的沉寂,无论是屋外的将校还是屋内的仆人无不屏住呼吸等待着总兵大人的回答。
约莫半刻钟之后,吴三桂才从牙缝中迸出几个字眼:“我与李自成之间,是新旧王朝之争,而与关外清军则是民族之争。我等当初誓死要保关内百姓一方太平,至少不要让中原重新回到蒙古统治甚至五胡乱华时期。你倒好,竟然偷偷联系清军投降!左右,将王和当庭处斩,我要让所有人都清楚这就是私通外敌的下场!”
左右的下人连忙跪下为王和求情:“吴大人,王和在吴府做工已十年有余,平日里忠心耿耿,岂能因他一时糊涂就杀掉呢?大人这次就饶了他一命吧。”
吴三桂气在周围人的劝说下也稍微平息了一点,怒视王和道:“你这贼人,枉我平日里对你不薄,要不是周围人替你求情,你已经被我斩了。念在旧情上这次就先饶你一命。如果让我再听到有关降清的事定斩不从。”说罢,吴三桂甩袖而去。
楚宝兴在外面叹了口气,他已经知道结局了。吴总兵不会接受多尔衮的投降书,谈判已然破裂。
其他将领也纷纷窃窃私语道:“王和平常与吴总兵关系如此接近都险些丢了性命,我们这些普通人还是老老实实听吴总兵指挥吧。”当然,还是有不少的中高层将领认为降清也不失为一个抗顺的好办法,但是否投诚还是没有一个定论。
“目前军中投降派,摇摆派以及抵抗派的比例大概是1:16:8,大部分士兵对于我之前的动员还是比较积极的,至少一片石地区的防卫还算妥当,不过虽然投降派人数较少,绝大部分却都是中高层将领,一旦他们在最后强行对我进行军事政变投降,恐怕我只能被他们裹挟投降了。”吴三桂回到房间后便开始推测目前山海关地区的局势,今天王和的表现令他不得不重新考虑各派系的人数与关系了,“摇摆派虽然暂时不会对局势有任何影响,但一旦顺清两军压境,很有可能这些人会选择倒戈,难道真的一点希望都没有了吗?圣上啊,看来我吴三桂是无力振兴大明了。”
突然,楚宝兴推开了门,有些紧张地问道:“总兵大人,您找我?”身为目前投降派最高官衔的将领,楚宝兴有些担心吴三桂发现自己的投降主义倾向。
“宝兴啊,你也是这座城市的老人了啊,曾经我父亲身旁的侍从,现在也是独当一面的国之栋梁了啊。”吴三桂感叹道,能让他从小认识的人不多了,这么多年的征战使得山海关的将领更新换代远快于其他其他防区,主要原因就是居高不下的死亡率。
“托老吴大人的福我才能活到现在,那么小吴大人找我这一老家伙有何贵干?”
“其实也没什么,我担心随着战事逼近,可能会有一部分官兵欲投清军以获庇护。我最信的过你,就想让你代我观察一下。你意下如何?”
楚宝兴单膝下跪抱拳道:“我愿以践行总兵大人的意愿为我的意愿,属下领命。”
吴三桂笑道:“你可千万不要因为个人私情而容忍怯战行为啊。大明北部目前也只剩我们这三四万兄弟了啊。”
楚宝兴手心里渗出几滴冷汗但还是不得不强装镇定,生怕吴三桂发现他曾加入王和的谈判。吴三桂似乎并没有察觉他的紧张,拍了拍楚宝兴的肩膀道:“大概就这么多了,你可还有什么要问的?”
“只有一点,总兵大人在北京沦陷后就默许士卒自由离开,甚至可以说有些纵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