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重要的多。”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梁季反复体会,“想不到我儿也有这般文采造诣了。看来给你请的先生没有白请。对了,你说的那两简书简呢?写的什么内容?”
“额……父亲,我看不懂这字。”梁九不好意思的说。
“也罢也罢,你病痊愈时连父亲都能忘了,这字估计也忘的七七八八了。晚上与你细细再看。只不过你能说出‘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这般话,如何却连字也忘了?”
话说当晚,梁季梁九、梁简梁师泰父子对坐堂中。梁简首先开口:“今天的一番说动,乡里的反映还不错呢,报名应征的有三百多人。”
“不错,日后可在乡帅府口设置征兵点,全乡有三千余户,每户的适龄男子也有一到两个,还能征更多的兵。”梁季肯定到,“想必今天九儿与师泰遇见道士的事也给你说了。”
“或许是真有仙人,且先看看那两简书简。”梁简回到。
听罢,梁九便拿出那两卷书简,呈了上去。
“意映周兄如晤:见字如面,李耳夜观天象,见天河崩摧,众星明晦不定,疑星宿临凡,天下将乱。梁九浴雷不死,肉身不灭,呼吸吞吐皆有龙象之气,况紫微星光芒大放,岂不上应天象?其弟梁师泰,亦为二十八星宿下界。诚宜不吝所学,倾力培育,不失天时。
李耳再拜言。”
梁季读完,四人虽都是目瞪口呆,不敢相信这书简所言,却又都屏气凝神,若有所思。
“难道九儿真如那李耳道士所说,是天上的星星、天上的仙人?”梁简打破沉静。
“二叔你可别拿我打趣了。”其实就连梁九自己都已经相信了几分,如果不是,自己又怎么会穿越到这春秋时代,身遭雷电又不死呢?何况自己有着前世的记忆,梁师泰同为后世之人,却又丝毫记忆没有,也足见自身的异样了。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涂中琅琊山,距全椒不足百里,九儿、师泰不妨走上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