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韵达自思想政治课以外第一次思考着意志之类的事情。
这种隐隐约约的联系决不能算是奴役,更确切的说是一种类似于统御。
似乎来自左眼的意志也改变了江山身上的某些特征。
这无疑为王韵达提供了极大的生存便利,不仅仅是鱼类来源不用靠亲自捕捞或效率极低的鱼竿,还能保护木筏和采集位于水面下的物资。
在浏览了一会儿论坛后,王韵达发现时间功能似乎有种很大的意义。
当然对于普通人而言只是增加了一个时间判断的标准。
但是已经有研究者开始通过所以人的时间显示是一致的,这样的设定来粗略的估计所在星球的体积,以及恒星到这颗星球的距离。
在看完这篇帖子后,王韵达又点开了讲解海草制绳的帖子,昨天的意外导致了圆木之间开始松动,稍微做点大点的动作都有可能当场解体。
王韵达一边看着用画图功能画出的简略图,一边驱使着江山向海底潜去。
“木筏周围的浪头不高,这意味着海床处于极低的位置。”
想到这里王韵达胃痛起来了,原本正是老师讲到这的时候他刷出了那个火箭…
现在难免触景生情...
在让其再向浪头高的水域游行片刻,数株海草显眼的出现在了浅海床上。
不得不说,没有人类的影响这颗星球上的环境相比于地球好上的不是一点半点。
也没有东国人往海里乱排东西。
所以巨型的珊瑚礁遍地都是,手指长的鱼类也在海床上静谧的生活着,在感觉到作为掠食者的鲨鱼靠近后。
它们纷纷躲避起来。
但王韵达的目标只是那些墨绿色的海草,在江山向海草根系游进时,一个意料之外的物件出现在了鲨鱼江山的视线里。
那是一块木板,被卡在了礁石缝中,珊瑚和海草都在它的上方附着。
但其表面并没有明显的腐蚀痕迹。
抱着好奇心,王韵达让江山连着木板一起叼回来。
....
江山带着木板和海草回到了木筏上,王韵达审视着这块木板。
除了表面上有江山咬出来的一层一层的咬痕以外,竟然没有丝毫的腐朽痕迹。
但这也只是王韵达关注的一方面,木板宽一米,长两米,厚度三厘米,切口整齐无比!
这块木板经历过人为加工,而且起码是在以十年为单位以前。
王韵达没有学习过如何根据珊瑚虫上的痕迹来判断珊瑚的年龄,但原本高达半米的红珊瑚在地球上有多稀有他还是知道的。
而木板的材质同他所乘的木筏大抵是同一种木料。
而木筏上的圆木很新,只有四五道年轮,甚至还有一片绿叶附在了木筏上。
王韵达先用刚手工艺把海草加工成了纤维绳,在去除了大部分的叶肉组织后,一根四五米数米长的草绳出现在了王韵达的手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