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妃跟随老朱行军这么多年,是后宫中最有可能被老朱立后的人
只要她死了,再无人能跟马皇后平起平坐。
还能让朱棡朱樉跟朱棣不和。朱棡和朱樉若是怀疑朱棣,朱棣无从辩解。
朱标还帮朱棣报仇,拉拢了朱棣。
一举多得。
朱标要杀李淑妃,比朱棣容易。
也或许,朱标没有动手,真的是朱棣谋划实施。但是朱标也肯定顺水推舟了一把的,不然怎么可能这么顺利?
那个大哥,已经不是他心目中敦厚,包容,善良的大哥了。
朱棡只觉得如雪水浇头,凉透心底。
朱樉拍了拍他的肩膀:“别多想了。这件事,到此为止。”
藩王们各自打算回藩地。
刘伯温上折子说湘王该成亲了,不如趁着在应天,把这事办了。
朱标附议,说:“十二弟为大明辛辛苦苦,大婚必定要风风光光办一场。”
其他臣子莫名其妙:这两师生最近怎么这么反常。他们一直崇尚节俭,刚给老朱办完寿宴,破费了一大笔,又要给朱柏办大婚?!!
老朱欣然应允:“准了。还是标儿心疼弟弟,提醒了咱。他这个年纪是该成家了。咱正好也想看着这个逆子成婚。”
只有朱棣和朱柏知道刘伯温的意图。
朱棣心里万马奔腾:六礼全部做下来,百姓家都有几个月。再加上老朱格外疼爱朱柏,肯定不肯省事,还要挑王妃,那就得一年打底了。
朱柏跟他说:“四哥走吧。他们总要扣下一个。不扣下我,就会扣下你。那还不如我留下呢。”
朱棣就算知道朱标他们大的算盘,也无可奈何。
若无老朱的首肯,他不能在应天久留,必须回北平去。
朱棣只能叮嘱朱柏小心然后回去了。
朱柏咬牙切齿在他那偌大的王府里等着。
就好像等着上刑场的死囚犯。
朱橘被他的郁闷表情逗得直拍手,开始无情地嘲笑他:“该。没想到你比我先到这一步。”
朱柏皱眉说:“你说,这事合理吗?”
就算六礼办一年,那他不也才十五岁吗?
两个半大的孩子,在洞房里能干什么?玩过家家吗?
就算他懂,他也下不去手。
对方还是个孩子呢。
朱橘叹气:“合理不合理的。不都得认命吗?”
所有哥哥和姐姐,包括他们认识的同辈人不都是这样吗?
老朱结婚晚,二十五岁才娶了马皇后,那是因为他穷。
像他们这么大的时候,他还在做和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