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曼谷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庆祝整个泰国局势终于稳定了下来。朱孝铭看着郑及那目光呆滞的样子心中不怀好意地想到,这位殿下昨晚怕是又玩大了。
阅兵式结束后举行的晚宴上郑及坐在位子上竟然打起了瞌睡,这让一干暹罗官员尴尬不已,无奈的赵为辅正能让人将其架走。
朱孝彬看着这一切心中仔细盘算,郑及的王位做不了几天了。他立刻找来了帝国在暹罗的主要官员道:“这个郑及如何能继续担任国王?”
“是啊!如此不堪,简直是闻所未闻!”国兴真也有些生气。
“我看我们还是上报内阁,抓紧时间让郑及退位的好。”朱孝彬道。
帝国内阁也同意将其撤换。很快,在朱孝铭等人和暹罗内阁的操作下,郑及因为身体原因昭告全国,宣布退位。王位由王次子郑习之继承,同时王长子被送往帝国学习并定居在帝国。
随着帝国在暹罗的改革开始慢慢开始,朱孝铭率领国兴真等人访问了柬埔寨和南越等国并告诫各国要进行君主立宪制的改革,可以慢慢来,但是必须要搞,不搞各国就要会乱。虽然现在几国的局势随着暹罗局势的稳定也恢复了平静,但是民怨可不是堵得住,需要引导。随着民智开启,在守着老一套是不行的。
“殿下,您来一次南洋,着实劳累了许多。”国兴真等人为朱孝铭践行,朱孝铭马上就要回到京城。
“为国尽忠,不敢言累,此次南洋危机全赖各位奋力安抚。”朱孝铭笑道。花花轿子众人抬,朱孝彬还是明白这个道理的。
国兴真一行人则是内心感激朱孝铭,要不是他,整个南洋的局面则会一直糜烂下去。就凭内阁的水平,可能根本抵挡不住英吉利人和高卢人的渗透。
“泰山军的部队会一直在这里驻守,等南洋局面平静再做打算。”徐敬君已经向这边运来了泰山营和富士营,万余人的兵马汇聚在此,一时间暹罗成了帝国在南洋地区兵力最盛的地方。
“如此甚好,我看南洋地区也需要如此的强军,只有这样那些宵小之人才不会有非分之想。”众人巴不得泰山军不走,又不用自己出钱,一支强军在身边,天下上哪有这等好事。
(本章完)</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