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剿灭的难度就会加大。其余的皆是自立的一些官员和小股叛军,不足为虑,大军一到他们就会再举起高丽国旗。”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南部灾民太多,我军南下后需要赈济,这样就需要大量的官员配合,而那些反复无常的官员极有可能趁机中饱私囊,那样灾民就很难得到安抚,也有可能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
“南部那些人肯定是不能用,实在不行就从帝国再调人,必须一次性稳住局面,不能再起波澜。”朱孝铭可不希望好不容易将叛乱压下去后再因为那些贪官弄得一团糟。
“那此事可要趁早,依着内阁的效率,恐怕短时间内不可能完成。”黄之栋对内阁的效率实在不敢恭维。
朱孝
(本章未完,请翻页)
铭示意他不用担心,“有了前边的例子,这件事应该很快,你现在就拟定报告,我明日回汉城。”
两人正谈论着,一个侍卫进来通报,“外面有个张先生求见。”
朱孝铭一下子跳起来道:“快请!”说着便向外急走。
“张先生,大驾光临,蓬荜生辉....”朱孝铭的话还没有说完。
张巨芝便行了一礼道:“殿下,如此虚伪的话我们还是不要说得好!”
嗯!很直接,也很有脾气。
朱孝铭硬生生将后边的四字词语给憋住了。
“张先生,您是如何想到来高丽的?”朱孝铭将张巨芝让进大帐。
张巨芝环顾四周,大帐之中除了一堆地图,就没有多少东西。
“听闻高丽内乱,我便想来看看情况,顺便寻找一下原因。听闻殿下在这里带兵,我便赶来了。”
朱孝铭点点头,赞道:“先生真可谓行万里路。”
“看来高丽的局面确实太过糜烂,整个王国的军队居然全部陷入混乱,甚至还有李瑾成这样直接举旗反叛的。”张巨芝也算是见着稀奇事了。
“唉!不然也不至于帝国要派军出征,如果开始的时候帝国不介入,恐怕现在已经是李瑾成的天下了。到时候帝国不承认也不行,总不能派大军来帮着李熙那个王八蛋复国吧!”朱孝铭一开始也没有料到高丽能成这样子。
张巨芝在汉城的几天,一直在议事委员会里待着,所以接触了许多秘闻,要让他对高丽的局势有了更深的了解。
“高丽整个政府系统都坏掉了,遇事没有人出来稳定大家,全都想着自己的利益,全然不想闹起来大家都好处。我看这一次从帝国将学生调来就很不错,让他们代替高丽的那些尸位素餐之人也是极好的。最起码能做到公正公平。”张巨芝对这个政策很满意。
没有人不喜欢朝气蓬勃的年轻人。
“先生,您是否有意也在高丽担任一段时间的职务?”朱孝铭忽然有一个想法。
张巨芝没有想到朱孝铭会有这个提议。
“先生,您读了那么多的书,又走过那么多的路,这一身抱负总不能如此浪费了吧!”朱孝铭看着没有反应过来的张巨芝继续说道,“难不成只是给那些报纸写写评论吗?”
张巨芝给报社写稿的事情还是林群风告诉朱孝铭的。
这一点是朱孝铭之前不清楚的,甚至林群风早些时候也不知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