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网游大时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52章 王牌编舞师和顶流偶像团体 (5/6)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搞成大型实景转场舞蹈,人生就不够完整。

    这样的开场秀拿出来,震惊四座不说,直接把第一期节目给比了下去。

    本来第一期节目已经足够让人震撼了,一个星期过去了,全网依然在刷着上一期节目的视频反复回味,尤其是《长歌行》组舞短视频,播放量超过了12亿次。

    结果第二期节目一开场,又祭出了个《清明上河图》王炸,其表演形式和内容更加丰富,场面比第一期的《长歌行》更加宏大,也更加令人震撼。

    好在这些都是表演项目,并不参与评比,否则估计也没其他人什么事了。

    开场秀之后,正式比赛开始。

    正式参赛的舞蹈,场面规模不可能搞的像《清明上河图》那么大,毕竟《清明上河图》是某人强迫症下的特殊产物。

    所有舞蹈基本上是按照《长歌行》的方式展开的,即先是播放幕后花絮,交代舞蹈成型的背景和文化、配乐选曲、服道化筹备以及编舞师采访环境,讲述自己作品的创作理念。

    舞台现场的大屏幕则同步播放幕后花絮,并随后播放提前制作好的带有拍摄特效的舞蹈视频。

    舞蹈转场时,舞蹈演员衔接转场视频,登上现场舞台,当着现场评审的面进行最后阶段的舞蹈表演。

    表演结束后,编舞师带着自己舞团或领舞,接受主持人的简单访谈,并由现场评审们进行评价和打分。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了节目录制的效率,也是提高了节目质量和效果,同时也是最公平合理的评审方式。

    毕竟《舞林宗师》考核的是编舞师而不是舞者,因舞者造成的舞蹈瑕疵问题,那是舞者的责任,跟编舞师没关系。

    而评审们只用从舞蹈的专业性、通俗性、娱乐价值、商业价值四个维度考量,而不是看舞者们现场发挥如何,那代表不了编舞师的水平,反倒拿经过制作包装后的舞蹈视频作品进行评审,才能看出编舞师之间的真实底蕴和艺术审美上的差距。

    节目赛制分为上下两个环节,前半部分是传统舞的6支舞蹈轮番上台演绎,后半部分则是现代舞的舞台。

    这期节目的传统舞依然保持了极高水准,有来自重庆歌舞团的古典舞《丽人行》,杨丽萍现代舞团的民族舞《火舞》、首尔歌舞团的民间舞《东莱鹤舞》等。

    国内传统舞蹈不解释,关键是三言两语也解释不清楚。

    韩国民间舞《东莱鹤舞》就比较容易说清楚,是韩国釜山一带的假面舞之一,演员穿戴黑色纱帽和袖口极长的白色长袍翩翩起舞,仿佛仙鹤一般,其以清秀且优雅的姿态为特点,表达着儒生的气质和信念。

    首尔歌舞团之所以参赛,就是因为看了第一期节目,然后发现上节目可以火一把,当然其官方理由是弘扬韩国传统文化,不能被华国比了下去,于是临时抱佛脚走了绿色通道。

    而且《东莱鹤舞》其实是他们已经比较成熟的民间舞蹈,谈不上什么创新,或者说跟编舞师其实没有多大的关系,否则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拿出这样的作品,有作弊的嫌疑。

    对此,节目组的态度是睁只眼闭只眼,否则传统舞大类里面,韩国能拿得出手的且带有创新性质的舞蹈,几乎没有,所谓陪衬不给力,只能靠作弊,就是这么无奈。

    不过在下半场现代舞环节中,韩国一方明显强势了许多,出场的全是业内大拿。

    当然这个所谓的业内大拿,单指韩国现代舞这一块。

  &nbs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