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也是不现实的。”
“前段时日我也因魏均和秦朗之事就调任这方面的问题产生过疑问……”
江风摊手:“但很显然,无从调查,巡捕廷也无法插手州府中的官场之事,不然被那些文官向朝廷告发一个僭越之罪,江某可就要吃不了兜着走。”
说完,江风小声提醒道:“杨大人,你是玄衣卫,权柄之大,可调查百官,但江某劝大人一句,没有铁证,可千万别去招惹那些州官。”
“这些州官啊,平日里最恨玄衣卫和我巡捕廷,若是有证据他们无话可说,但无证据还乱来,他们来个联名上奏,又有朝堂上的群臣帮忙,即便你是玄衣卫也讨不了好。”
杨轩面色一怔,内心哭笑不得,面带淡笑道:“放心吧,跟官场如何打交道,这点杨某醒的。”
“那就好。”江风笑着点头,实则内心舒了口气。
如今大案当前,就跟着方才商议好的展开调查即可,没有掌握证据和线索前,最好还是不要跟州府中的官员发生碰撞。
这些老狐狸可不是好相与的,没个正当理由去调查一个试试?保证不把你骂得狗血淋头,明里暗里还要威胁去朝廷告你胡来。
主要是你也没证据证明官员犯了什么事,事情真闹大了,还是你理亏。
对于这些老狐狸的不配合,他这些年深有体会,这让他这个巡捕廷廷长也很是无语。
虽然他和杨大人想的一样,魏均和秦朗能够调任海州澜县,那江南的州府中肯定有官员有问题。
但还是那句话,没证据就别乱说,不然吃亏的还是自己。
这也是为什么在刚刚的酒局中,他对州府官员避而不谈的原因。
因为他知道,即便有理由猜测州府有问题,但在没有证据前,你也拿它没办法。
“最后一个问题。”
“杨大人请说。”
杨轩问道:“宋氏、魏氏、秦氏三家姓氏已经明了,目前已经非常确定是魏氏和秦氏在犯事,那宋氏呢?不知江廷长可有调查到的信息?”
“没有。”江风摇头,“卷宗有关宋氏的记载主要是有关八十三年前的那场起义,随后的记载可有可无。”
“不过,有一个信息好教杨大人知晓。”
“二十五年前,江南刺史正是宋氏嫡系后人,宋扬。”
“什么?!”赵卓和任正大惊。
宋氏是八十三年前的起义首领之一,这种叛国之人的后人何德何能可坐上一州刺史的位置?
这也太奇怪了吧!
杨轩倒是认为正常的点头笑道:“跟我推测的一样,当年宋氏反叛魏氏和秦氏,致使大军位置暴露并埋骨葬山,这是宋氏跟朝廷做的一个政治交易。”
“杨大人慎言!”江风面色一紧,看向杨轩,“这等敏感话题,你我心知肚明即可,何必言之?”
“再者,这位宋刺史于二十五年前就已下位,且云游四海于大炎山川,早就不知何去,是死是活亦是不知。”
“江某认为,此案不大可能跟这位宋刺史有关,这才没提。”
杨轩对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