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县银矿。
杨轩、赵卓和杨清并数名巡捕和凤炎军士骑着马,来到银矿营寨门前。
此时的营寨已经被凤炎军士接手,银矿的民工和制银的府城天工院的匠工已经全部停工,就连巡防的衙役和城卫亦被集中在一起。
没有命令,谁也不许出去。
这些人本来有点怨气,但见凤炎军的出现,他们霎时便老实了。
这可是皇宫禁军,出行便代表着皇族脸面,他们哪里还不知道,银矿肯定是出大事了。
他们于是便战战兢兢,好似在等待着事情的结束。
杨轩在前,赵卓和杨清在后,一行人在守门的凤炎军士的礼敬下,走进了营寨。
营寨的左边是匠作工坊,有融炼矿石的炉子,有制银等一些工具。
营寨的右边是居住地,不管是挖矿的民工还是制银的匠工亦或是官员都集中居住在此处。
营寨的北边正中是矿洞,深不见底且四通八达,经过二十年的挖掘,这个洞穴被挖了有多深可想而知。
寨內的布局很简单,杨轩仅仅扫视一眼便是心中了然。
他向左转,移步工坊。
“传匠作监事。”杨轩边走边吩咐道。
“是。”一名凤炎军士领命。
凤炎军士转身去传唤匠作监事,杨轩等人直走入工坊。
工坊很大,各种大小型工具仿若流水线一般摆满了工坊了内部空间,导致一眼望不到尽头。
“大人。”凤炎军士带着一名官员走来。
杨轩扭头。
这名官员见到杨轩,他面带紧张的赶忙抱拳道:“见过大人。”
“你是工坊的监事?”杨轩轻声问。
匠作监事跟魏七假扮的监察使不同。
匠作监事只管制银的程序,算是技术类的监事。
而监察使便是掌工坊所有大权,并将每日制银的数目记录在案。
“是,大人。”监事点头道。
“工坊每日制银的数目你可知晓?”杨轩问道。
监事摇头道:“下官只管工序,却是不知制银的数目。”
杨轩点了点头:“那有谁知道制银的数目?”
监事说道:“监察使大人。”
“只他一人?”
“只他一人。”
“下去吧。”
“是。”
简单几个问题,杨轩便清楚,或许整个营寨有问题的只是那被关押进地牢的假扮成监察使方伟的魏七。
营寨右侧居住地。
数百人都被看押在屋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