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放在了西州之上,帝国西部安稳了近二十年。当初没有西州在的时候,几乎是每过两三年合勒或者罗些都会在帝国漫长的西部边境上肆虐一番。
青烽燧的地理位置十分独特,既不是扼守道路的必经之地,也不是一个能屯据大军的所在,背靠大山几乎就是一个绝地所在,是以当初帝国在修建哨所,并未引起合勒人与罗些人的注意,在两国发兵骚扰帝国的时候,这个哨所也是毫无作用。
直到大将军郭威率大军强势而来,并在西州站稳了脚跟,青烽燧的巨大价值才得以显现,合勒不必说已经被西州牢牢挡住,但罗些方面一旦有大的动作,必被青烽燧发现,点燃烽火将消息通传西州,即便是以罗些人强大,也不敢放任西州这般规模的力量不管,在自己侧翼空虚的情况下去劫掠帝国。
当罗些发现青烽燧的重要时已经晚了,此处既称绝地,那也是险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罗些人几次试图拔掉青烽燧,最终都是损兵折将无功而返,青烽燧矗立二十多年不倒。
按理说西州方面应该将此处纳于治下,然而由于两地并不接壤,青烽燧又是帝国兵部直管,当时帝国朝堂上本就无数双眼睛在盯着西州,西州也只能听之任之,这种情况一直到持续到现在。
“鸡鸣闻三国,犬吠惊三疆”可以说是青烽燧最好的写照。
“我听穆刚兄言外之意,这青烽燧与贵部似乎还有过节”李信问道。
“这倒没有,不过那里虽然没几个人,始终以帝国自居,无论对待哪一方都是一样。”穆刚闻言一愣,知道自己暗藏话语中那一点小的发泄仍然被李信察觉,忙着解释道。
李信听了则是略一点头,没有揪住这个话题不放,剩下的时间两人不再言及正事,只是饮酒谈天,穆刚便唤上来歌舞以助兴,李信也看得津津有味。
李信离开前,在去茅厕的路上,一个小厮经过身边,低声说了一句“军情处要事禀报。”
返回之后,李信向穆刚告辞,并谢绝了对方的车马,言及想要饭后活动一下,沿着庄园转了一圈后,发觉无人跟随,才悠然地转向驿馆方向,见一个角落中有人向他招手,便走了过去。
这是一个年近六旬的老者,对方将一个官牒递到李信面前,样式与之前在夜西明珠客栈,段通给他身份证明样式一般,借着微弱的光亮李信勉强能看出几个字,之后便将官牒还了回去,静待对方说话。
“老朽便是军情处在桓单的联络人郑乾,今日听闻将军与穆刚相会,是以前来将所知的消息反馈给将军。”对方显然也是一个谨慎之人,行礼之时仍处在一个较为隐蔽的状态。
“郑老辛苦了,无须多礼,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直说便好。”李信将对方扶住。
这位郑乾的消息果然十分重要。
穆刚欲行篡位之事。
伊孝文效法郑庄公。
穆刚意图拉拢蓝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