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西州少年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章 风流人物 (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李信来到五味草堂的时候,周天元已经等在那里了,他对自己这个学生十分了解,一旦知晓自己回来,恐怕立即就会有所动作,李信之前不愿动手,是怕影响到西州书院,或者是怕影响到西州书院在西州百姓眼里的形象。

    书院既是教书但更是育人,告诉新的一代西州人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为何要守在这里。如今有他处理后续事宜进行善后,李信必然用他最擅长的军中风格行事。

    “大人,您一路辛苦,我本不该前来打搅...”李信在人前从不喊周天元为老师,只以职位称呼,今日也是一样,用了通常情况下,下属在晚上拜见上官的开场白。

    不过李信的话还没说完,周天元就不耐烦地摆了摆手,人都来了还说这些有什么用。

    李信不再故意啰嗦,与周天元身后的七公也点了点头,便让胡金等人进来,自己站在周天元的书案旁边,如此有自己和七公在,来人绝不会有机会冲撞到周天元。

    其实刚才如此,除了避讳之外,多少也有些故意,让老师能够放松一下。

    “师兄,你着实是培养了一个好学生啊,李将军允文允武,难得地是年纪轻轻却办事稳健,不愧是西州年轻一代的翘楚人物,加上这次经过帝国之行的锻炼,日后成就必然不可限量。”这是向元山进来的第一句话。

    众人都没有想到向元山竟然是周天元的师弟,而且见面之后便是对李信一阵赞扬,听得李信都脸微微有些发红,不知为何自己在对方印象中会如此之好。

    “师弟,已经这么多年没有听到你说为兄的好话了。”在这种情况下见到向元山,周天元心情显然是不错的,不由打趣道。

    不过向元山却不领情,他和周天元同出一门,甚至天分还要高出几分,不过此人天性不羁又刚正不阿,学成之后在官场混了几年便主动挂冠而去了,整日养尊处优四处游历,寄情山水,过得好不快哉,而周天元则先是与郭氏兄弟在战场出生入死,后又在西州劳案劳形。

    师兄,师父当前说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志在青史留名,可你也不用真的效法武侯,来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吧,都说我们这一派最善养生,可见到你如今却如此老态,恐怕没人会相信。

    李信闻言也不由往周天元和向元山看去,向元山如同一个意气风发的中年人,神气饱满,而周天元看上去有些垂垂老矣的样子。

    “看什么看,他比我小了几岁,看着年轻些也是正常。”周天元发现李信的目光在他们师兄弟身上打量,轻哼一声道。

    既然向元山与老师是同门师兄弟,李信自然不用将奸细之事再交代一遍,就在一旁等着他们自己说出来龙去脉。

    景德年间,向元山跟随移民大潮一起来至西州,一来探望一下师兄、二来也想着见识一下西陲边塞的瑰丽风光,无奈瑕不掩瑜,还是为大将军郭威所重,向元山也十分钦佩郭威的为人,但却不接受任何官职,以布衣身份帮助西州拉拢分化周边敌对势力。因其人风流倜傥、豪放不羁,加之才学渊博又精通音律,在此期间被诸多小部族首领所推崇,至今在一些部落中仍有“白衣秀士”的传说。

    西州与合勒人、罗些人不同,为那些小部落带去的不仅仅是征服,还有日渐繁荣的贸易以及生活的改善,这些小族、小国也愿意和西州交好,共同抵御合勒人与罗些人,这一切的代表人物就是向元山,甚至他在合勒与罗些境内也有不少大贵族朋友,不得不令人佩服其强大的交际能力。

    不过李信帝国之行几年之后,一次周天元喝了些酒,言及向元山在出使四周的时候,因为太过出众,还有不少风月之事,甚至还牵扯到了罗些的王妃、合勒的公主,让李信对这位师叔的敬佩之情更上一层楼。

    按理说这样一个人李信不可能一无所知,不过事实是向元山在帮忙完成郭威交予的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