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从军七载,从啸风营的一个伍长开始,一步步凭借军功升至二五百主,这样的场面他经历无数次,可一想到能得到这千余热血汉子的无条件信任,一起扛着西州军地军旗,一起与罗些人、合勒人战斗、流血、冲锋,他心中总是无法平静下来。
“军井未掘,将不言渴;军灶未立,将不言饿;雪不穿裘,雨不披蓑,将士冷暖,永记我心!”这是父亲与叔父常常挂在嘴边的话,李信身体力行,并以此为基本准则。
领着这些热血将士取得一场场的胜利,也是获得部下拥护的不二法门。
外加李信和他们大多数人年纪相当、却又武艺超群,相貌堂堂,不但称得上是西州军所有年轻一辈的偶像,也是西州境内不少热情女儿的心仪之选。
所以啸风营的将士对李信皆是崇拜异常。
安抚了众将士一番,李信便招呼营中将领议事,他若往神都,必定会带走一部分啸风营的部曲,到时候谁去谁留,去的人要准备什么,留下的人如何保持啸风营的战斗力你堕,等等诸多事务,他身为主将自然要与几名主要属官商议筹备一番。
李信麾下的两个五百主颇有特点。一个叫赵顺,三十岁左右,终日板着脸少见笑容,乃是军中少有的不喜饮酒之人,连李信高兴之时也要喝上几杯,他却从来滴酒不沾,似乎人生最大乐趣就是把啸风营内每件事都一丝不苟地做好,他麾下的将士也是这般,纪律性极强,最善团战,刚才得胜的红队就出自他的手下。
另一个叫孙虎,皮肤黝黑,面圆大耳,一部落腮胡须,身长八尺,腰阔十围。一看便知是一位冲锋陷阵,斩将夺旗的猛士。
除了这二人外还有三人,一是啸风营的管军需的行军司马李老实;一是李信的亲卫百将何青;还有一个是功曹宋学文。
“诸位,不日我将奉节度使大人之命前往神都,现在招来各位,安排一下。”李信开门见山道。
“此次帝国之行,何青与王百将带二百亲卫、老虎带三百轻骑与我一并出发,赵顺留守。”李信讲完,顺便又把王平也介绍给在场诸人,当听说王平是个高手的时候,五百主孙虎两眼放光,恨不得立刻较量一番,反倒同是亲卫百将的何青没有任何异样。
“孙大人性格莽撞,难免有纰漏,不如让他留守,再让军需大人帮忙照顾,末将随将军前往神都,以保大人万全。”李信话音刚落,赵顺便开口谏言道。
“老赵,瞧不起我孙老虎?还是你小子想去神都看看花花世界?大人带我去乃是信得过我老孙,要不咱俩现在就比划一下,谁赢谁去。”一听赵顺反对,孙虎立即哇哇大叫起来。赵顺却看也没看他一眼,更把孙虎气的火冒三丈。
“帝国之行,要耗时多久,我也不清楚,将人马不齐的啸风营交给他,我不放心。还是你留下来吧。”李信并未因赵顺谏言改变主意,但还是向赵顺解释道,至于其中对孙虎不信任的话,完全被沉浸在‘去神都’的喜悦中的孙虎忽略了。
赵顺见李信已经决定,便不再言,行礼应下,退了回去。他是个标准的帝国军人,服从上级乃是第一要务,李信既然已经决定,他就要尽量做到最好。
李信把目光转向那军司马,道“老实叔,帝国之行的一应准备事宜,就要拜托了,至少保证五百啸风营的将士随时都有一战之力。”
“信公子放心,老奴必然把一切都安排好,不出纰漏。”李老实原是李大耳家的仆役,后来带到军中做亲兵的,李大耳失踪之后就一直跟着李信,虽然已经掌管啸风营的军需事务,在李信面前仍然自称老奴,对李信最是忠心不过。
“此次帝国之行,事关重大,各位务必各尽其责,务求做到万无一失。明日何青、王平随我办事,赵顺负责挑选三百轻骑,老虎将他们与我的亲卫短兵混合训练,尽快融合。”李信一锤定音,做出最终安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