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百姓在战乱中的流离失所,见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 感慨万千, 奋笔创作了体现这些内容的唐诗, 对凝聚民心, 有一定效果。
不过杜甫的武力也是真的低,不然也不会有“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的感慨……
那个时候杜甫50岁, 已经被南村群童欺负……
杜甫22的武力,与李白95的武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杜甫也没有带兵或者从政的天赋, 他的天赋都集中在了文学上。
“书圣王羲之,历任秘书郎、江州刺史、会稽太守, 累迁右军将军,是东晋高门琅琊王氏之后, 政治值倒是不低,出乎意料之外……”
张华翻看书圣王羲之的英雄面板, 更加吃惊。
在张华以前的印象中,王羲之只是一个书法家,但实际上,王羲之是东晋的高官。
而像是杜牧、陆游、苏轼、范成大这些文人,都不是什么简单角色,在古代都是大官了。
:王羲之
:35
:61 :52 :85 :70
:书圣(精神天赋,可临时获得灵感, 人笔合一,创作绝世书法,提升领地文化繁荣度,而且王羲之用真气提笔, 可以化虚为实,将文字具象化。具象化的文字越夸张,消耗的真气越多,对精神负担越大))
:东晋大臣、书圣,琅琊王氏后人。
“王羲之的天赋与马良相似,一个是将文字具象化,另一个是将绘画具象化……怪不得王羲之有‘书圣’之称!”
张华看到书圣王羲之领悟的天赋,都感到不可思议。
如果有机会,他还真想看到王羲之的绝世书法,将文字具象化。
某种意义上来说,王羲之的能力相当逆天。
当然,王羲之未必可以承受反噬。
马良也很少使用自己的神笔天赋,否则搞不好,会丢掉自己的性命。
“接下来是边塞诗人王昌龄、岑参,他们应该也有自己的特殊之处。”
张华知道王昌龄、岑参都是有名的边塞诗人。
所谓边塞诗人,就是以边疆地区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写作的诗人,反映塞上战争和军旅生活。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在唐朝担任过县尉、县丞,后来安史之乱时,路经亳州,为亳州刺史闾丘晓所杀害。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岑参,两次从军边塞,先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后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幕府判官。
张华还是第一次知道诗人岑参和安西军团的高仙芝、封常清有关联,岑参的统帅值和政治值,比王昌龄还高。
:王昌龄
:31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