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影视诸天逍遥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79章 李斯不败之败,韩非不胜之胜 (2/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的人。

    韩非紧跟着说道:“既然设了时限,若能提前破案,是否该减少割让土地?”

    “可以。”

    韩非道:“从咸阳到新郑走了十天,五天在秦,五天在韩,如果案子少于五天破了,是不是相应的,秦国土地归韩所有?”

    李斯这才发现,不知不觉间,他已经入了韩非的套。

    无论几天破案,秦国都不可能割让土地,韩国也没这个资格,韩非此言只是打压他的气势,顺便给双方一个台阶。

    最终的破案时限只有一个——五天。

    多一刻钟不行,少一刻钟也不行。

    自古以来皆有一个真理,就是“弱国无外交”,韩非纵然才智惊人,也只能做到这个地步了。

    韩非不爽。

    李斯当然也不爽。

    从拜入荀子门下开始,他便一直被韩非压一头,两人之间的差距远大于盖聂和卫庄。

    秦强韩弱,还占着理,李斯本以为能赢一局,但他最终还是输了。

    ……

    “夫君,秦国使节李斯求见。”

    “左右无事,那就见见吧。”

    狄光磊无所谓的说道。

    春秋战国,人才辈出,李斯也算是比较亮的一颗星。

    只是“比较亮”而已,比起韩非、张良这些名传千古的大圣大贤,还差了很远。

    在狄光磊不看史书只听公众号瞎几把胡吹的时代,以为李斯是绝世之才。

    看过史书之后,才发现曾经的自己有多弱智。

    为了吸引流量,那些三流公众号把蒙恬、张仪、尉缭子、王绾甚至是赵高的功绩加在了李斯身上,对他的过错一概用春秋笔法。

    李斯最著名的《谏逐客书》中最有名的那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其实是引用。

    被引用的恰好是韩非的作品,原文是“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

    狄光磊对李斯的感觉就是看到一个“历史名人”,不喜欢,不讨厌,仅此而已。

    ……

    “学生李斯拜见玄明先生。”

    不同于在韩王宫的咄咄逼人,此时的李斯彬彬有礼,便是再怎么挑剔的老学究,也挑不出一丝毛病。

    秦国的情报能力不是天泽那种丧家之犬可以比的,李斯此行之前,还得了东皇太一提点,自然不敢在狄光磊面前表现出一丝傲慢。

    “东皇太一和你说了什么?”

    狄光磊半句寒暄没有,直接进入了正题。

    李斯对于狄光磊的反应做了多种假设,对此早有准备,恭敬的说到:“他说,大势不可改,天道不可欺。”

    “何为大?何为小?何为天?何为道?这老东西,还是喜欢说这些狗屁不通的屁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