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朕真的不务正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章 惩罚性关税 (5/8)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主要职责有三个。

    第一个是将士水路之备,防止倭患匪患,安定地方;

    第二个则是实现朝廷的赏罚之令,皇帝下令到广州府,结果天高皇帝远,根本没人理朝廷;

    第三个则是汛期准备救灾之事,蝗灾、水灾、旱灾,生民颠沛,最容易聚啸民乱,那么如何利用水师约束和组织救灾就成了水师的职责。

    这个要求非常的合理,谁让殷正茂在两广一直赢。

    兵部尚书谭纶,眉头紧皱的说道:“恐有藩镇之虞。”

    晋党珠玉在前,在极南设立广州水师,朝廷怎么可能放心?

    谭纶提到的这个担忧,让所有人略显沉默,殷正茂的这个提议,涉及到了一个避无可避的问题,裂土分封。

    军队会掌控在殷正茂的手中,而广州府素来是与南洋私舶往来频繁之地,这有钱有权还有兵,殷正茂这不是藩镇,是什么?难道仅靠殷正茂的忠心,就能批复这种政策吗?

    朝臣们大多数都默不作声,晋党是自己腚上一屁股屎,不好咬别人,毕竟西北宣府大同的军政财一体的藩镇,甚至敢搞出谎报军情,折腾朝廷的事情来。

    其他朝臣则是多少畏惧张居正的威权,殷正茂可是张居正的嫡系中的嫡系,核心中的核心,在多数廷臣心里,殷正茂,就是张居正手中对付高拱那把最锋利的矛。

    也就是因为高拱门生李迁不能安定两广,殷正茂可以,所以张居正才稳稳当当的坐稳了次辅,在与高拱争锋中,最终得胜。

    殷正茂提广州水师事,这就是张居正,在给殷正茂谋求好处来了。

    当初张四维曾经问过李乐一个问题,怎么就那么肯定,张居正坐稳了首辅的位置,他就不是下一个高拱呢?

    这个问题,同样盘踞在大明朝臣的心里。

    “大司马所言有理,理当严旨申斥殷正茂所言,责令其不可扩师。”张居正听闻谭纶质疑后,二话不说,选择了同意谭纶说辞,并且在浮票上写下了自己的意见,送于御案下印。

    朱翊钧沉默了片刻,张居正不让殷正茂扩师,是让他有些意外的,他有些奇怪的问道:“两广极南路远,一奏疏往返一百八十余日,岭南有战,朝中如何决断?既然要给小佛郎机加税,若是招致兵祸,刚闹完了倭患,又闹番患,军兵以何相抗衡?”

    加税一定会抗税,以番人的德行而言,武装抗税绝对是必然,甚至东南战祸狼烟再起的可能也很大,这是必然要防备的事儿。

    设立广州水师,会有藩镇顾虑,不设立,又要加税,必然会有番寇战火,大明国事大抵都是这种两难,两难如何自解?

    张居正赶忙俯首说道:“陛下容禀,两广极远,大司马所言有理,不如在松江府设立水师,若有战事,以大明水师,驻防澎湖巡检司,以防东南海疆震动之事。”

    “南衙作为留都,留有六部衙门,更方便节制一二,两难自解。”

    朱翊钧彻底明白了张居正要借着皇宫里的亏空,到底要达成什么政治目的。

    将海瑞的那封《以图治安疏》的内容一点点实现,而实现的办法,一步一步,走的极为扎实,环环相扣。

    朱翊钧颇为感慨的说道:“元辅先生所虑周详,国之大幸。”

    “陛下谬赞,臣之忠于陛下职分也。”张居正再次俯首谢过了皇帝夸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