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朕真的不务正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百八十六章 国事从不是儿戏 (4/7)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王崇古看着莫愁湖的风光,心情极好,也就是他身份特殊,只能死在任上,否则他真的想致仕留在江南。

    张居正不语,一味地看奏疏、贴浮票。

    这王崇古仗着自己年纪大,什么活儿都不干,事事件件都贴个‘从元辅议’,主打一个没有意见。

    “宫里的事儿,我都听说了,你肯定也知道了。”王崇古看张居正终于贴完了浮票,说起了他听说的一件事,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瘦西湖行宫发生的事儿,陛下也没有刻意下旨保密,这慢慢就传开了。

    张居正倒是没否认,确定的说道:“当天我就知道了,王者无私,陛下没有家事儿,都是国事。”

    内阁当然要知道,因为如果真的让冉淑妃北归,两个皇子,怕是也命不久矣,这种宫里的巨大变化,外廷自然要知道。

    王者无私,天下江山系于皇帝一人。

    “你不觉得…我是说…哎呀,我的意思是,完全没必要嘛,那是陛下枕边人,不用把治吏的手段,拿出来治理后宫,我觉得王皇后母仪天下,处置张弛有度。”王崇古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王崇古觉得陛下处置不好,不如王皇后。

    皇帝既然告诉张居正,就是告诉外廷,内阁要对这件事有个态度,哪怕是含混不清。

    张居正沉默了下,摇头说道:“陛下其实是个至情至性之人,那时候谭纶重病,不省人事,陛下每日都要询问情况,变成今天这样,实乃江山社稷之重的必然。”

    陛下的是个很宽仁的君主,无论谁反对,张居正都是这个态度。

    在矛盾冲突没有激烈到不可调和之前,陛下都是愿意商量,且愿意给极好条件的,规则也很明确,再一再二不再三,当然,该动手的时候,陛下不会犹豫。

    可是长期政治斗争,让陛下变成了这样,是国事所累。

    怪冉淑妃动心思?宫里每个妃嫔都会动这种心思;

    怪皇帝处事偏激?任何人坐在那个位置上,经历了十七年复杂残酷斗争后,都会变成那个样子。

    但凡朝臣们有点恭顺之心,少弄点选贡案这类的逆案,陛下也不会如此的偏激。

    张居正其实理解皇帝,选贡案的关键时刻,皇帝对冉淑妃起了疑心。

    宫里从来不是密不透风,王景龙闯进了乾清宫、皇宫中轴线付诸一炬、西山袭杀、仁和大火等等,这些案子,让皇帝不得不起疑心。

    针对陛下的刺王杀驾,从来没停止过,冉淑妃动心思,万一想要在外廷有所助益…

    “要怪就怪陛下登极之时,大明局势危如累卵吧,哎。”王崇古听张居正如此说,重重的叹了口气。

    万历初年主少国疑,天下危如累卵,皇帝变成这样,只能怪大明国势每况愈下。

    陛下逐渐成为了是一台冷漠的、无情的政治机器,这对大明当然是好事,但对陛下个人和身边人而言,是一种天大的不幸。

    陛下这台冰冷的机器,过去十七年做决策,对外不受威胁、对内不受任何所谓民意的裹挟,毫无感情,追求大明国家利益长期化、最大化的博弈输出机器。

    张居正颇为庆幸地说道:“不过也还好,皇后千岁还能劝得住,不必过分担心。”

    王崇古不再多言,他在张居正的奏疏上,贴了个浮票,其实阁臣们都心照不宣,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