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朕真的不务正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百七十二章 反贼不彻底,就是对陛下忠诚 (2/7)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是因为入朝抗倭获得了普遍的支持,即便是没有被倭祸蔓延的陕甘宁三边,也非常的支持这一决策,因为虏变倭患,真的差一点就把大明拖入了彻底的败局之中。

    倾巢之下无完卵,大明完了,陕甘宁三边也讨不到好去。

    “天下大事,在戎在祀,这等忠烈祠和烈士陵园,朝廷宜统一筹建,而非地方势要豪右筹建,既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也是利益之争。”户部尚书张学颜出班俯首称赞了皇帝的决策。

    “额,这器与名,不可以假人,朕可以理解,这利益之争,何故?”朱翊钧眉头一皱,他不太清楚户部尚书在讲什么。

    张学颜俯首说道:“忠烈祠和烈士陵园的周围的地价都会飙升,势要豪右争抢筹建,都希望建在自己的地界之内,这样,卖地卖宅院,都能赚很多钱。”

    经过张学颜的解释,满朝文武才清楚了,究竟是何意,简而言之。

    与英烈千秋为伴,保家宅万世平安,是一句十分吸引人的广告词。

    一些个势要豪右是非常迷信的,有的礼佛,有的崇道,还有的迷信风水之道,这忠烈祠,就是天下少有正气之物,震慑妖魔鬼怪魑魅魍魉,有忠烈祠的地方,黑白无常到了都得走军步,什么样的邪祟,都得绕着走。

    哪家叫魂术这等邪术,敢靠近忠烈祠这种正气凝如实质之地?

    这还真的是利益之争,而且不是蝇头小利。

    “如此还是朝廷筹建为宜。”朱翊钧明白了张学颜讲的意思,这是权力的一部分。

    高启愚手里拿着一本奏疏,这本奏疏不是他写的,却需要他呈奏陛下,他犹豫了下,还是出班俯首说道:“陛下,臣有要事禀报。”

    “呈上来。”

    冯保把奏疏放到了御案之上,朱翊钧看完了奏疏。

    这才刚刚迎接大明军凯旋的第二天,当然没有人在这个时候,让高启愚从荣耀到声名狼藉,这本奏疏里讨论的不是倭国,而是南京国子监选贡案。

    国子监归礼部管,沈鲤把这份功劳给了高启愚,让他坐稳位置。

    大明迁都之后,国子监分为了南北两院,北京的国子监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虽然有问题,但算不上严重,尤其是万历维新,几次三番的整改,北院仍然有各种牛鬼蛇神作乱,尚且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但南京的国子监的问题就十分严重了。

    去年十月,南院爆发了性质极其恶劣的选贡案。

    国子监入学通常由两种方式,第一是举人参加会试名落孙山,可以入国子监就读成为监生,也可以到吏部报备,寻求出任地方教谕、前往云贵川黔等地充任流官等;

    第二就是选贡,凭成绩考入国子监,这个考试的难度极高,通常是各地最优秀的秀才。

    除此之外,其余都是极小比例,比如有纳贡,有些人就是想弄个等秀才身份的监生当当,可以花费重金进入;

    比如恩贡,就是大明皇帝特许恩典,让大臣的子女免试入学,但这种情况极少,多数都在北院。

    “朕看了半天,南院这个选贡案,就是既想入国子监成为监生,又不肯花钱做自费生,而南院从祭酒到学正,配合把一些势要豪右、乡贤缙绅之子,单列名册入学?”朱翊钧看这个案子有些迷糊,甚至有些不确认。

    他不敢说学富五车,但大臣们的奏疏还是能看得懂的,但是连起来,事情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