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朕真的不务正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百五十七章 防保守,更要防过于激进 (1/6)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在张居正看来,田赋下降,商税、商税比例增加,是大好事,但大明皇帝的金花银,这么多年没动过,不利于江山社稷。

    大明百官,年年定俸,每年俸禄都会涨,但是至高无上的皇帝陛下,这俸禄,从万历三年涨了20万银后,就再没涨过了。

    如果万历维新的好处,陛下都拿不到,那如何让陛下一如既往的支持万历维新呢?

    所以,张居正要给皇帝涨俸禄,而且是直接翻倍,从120万银涨到240万银,这是典型的封建官僚的思路,政以贿成。

    “内帑还是有银子的,朕有海外种植园收益、关税半数收益等,内帑一年的银子,虽然不如国帑,但也有一千三百万银之多。”朱翊钧对于涨俸禄这件事,没有立刻赞同。

    张居正立刻说道:“内帑的银子,陛下要拿去分红,还要用于收储黄金,宫里一年到头剩不了多少银子,这是事实。”

    “上一次宫里攒了三千万银,全都给了陇关驰道,这驰道恐怕很难盈利,属于白银对内地的分配。”

    “自那之后,宫里的银子,就一直有些捉襟见肘。”

    “臣来通和宫前,已经和大司徒商量过,大司徒非常认可,如果岁入未来仍然增长的话,五年内,将金花银涨到800万银,最终涨到1200万银为宜。”

    “陛下,1200万银,正好是大明每年戎事支出的费用。”

    这银子的用途,张居正就差直接明说了,在某些时候,比如需要陛下直接掌控军队的时候使用,更加简单直白的说,就是平叛。

    手里没把米,叫鸡鸡都不来,皇帝要调兵遣将,手里没银子,会有巨大的隐患,从朝政稳定的角度看,这笔钱给了陛下不亏,陛下就是大明国朝稳定的最后定海神针。

    反正陛下尚节俭,银子给陛下,陛下也只会用于国事。

    按照封建礼法,臣子都是天子的家奴,整个天下都是皇帝,国帑也是皇帝的钱袋子,但事实往往不是如此,嘉靖皇帝要钱,只有二十万两白银,隆庆皇帝要钱,要三十万两只给十万两。

    “陛下,臣担心挟天子以令诸侯旧事。”张居正四下看了看,中书舍人不在,只有冯保和张宏以及缇骑,张居正的说话立刻就大胆了起来。

    “南宋年间,自孝宗之后,南宋皇帝什么都做不了,南宋一年算三千万缗,可是钱呢?好像都有地方去,皇帝动弹不得。”

    张居正直截了当,让皇帝注意下南北两宋,南北两宋的商贸高度发达,商税比例极高,朝廷岁入也很高,但是朝廷依旧非常非常的穷,因为所有的开支都是定好的,哪里都动不了,一动就有人急眼。

    无论想要做什么,都做不成。

    南宋末年,皇帝想挣扎下都挣扎不了,没钱。

    这和大明的境遇完全不同,大明其实一直都很穷,田赋在孝宗朝之后,基本没了,朝廷穷的叮当响,连宗俸都得欠。

    在张居正看来,皇帝就是大明国朝最后的确定性。

    因为家天下的属性,无论如何皇帝是无法坐视大明国朝灭亡的,所以分配一块给皇帝,足够一年军费的开支,是非常合理的。

    “行吧。”朱翊钧不再反对,他很清楚张居正的担心,躲在阴影里的魑魅魍魉,依旧十分的强大,他们正在虎视眈眈的看着万历维新的所有成果,等待着机会,把这些成果一口吞下。

    万历维新的成果很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