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朕真的不务正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百七十八章 陛下朱批:先用一批 (2/7)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如此,朕不认可。”

    朱棣在济南府差点被铁铉诈降,用千斤闸给杀死,朱翊钧南巡也不进济南府城,这是个解不开的疙瘩,如果因为一百八十年前的疙瘩,山东上下,就觉得皇帝不会主持公道。

    朱翊钧不认可,兖州孔府可是四大案之一!

    “为了卖海带!湖广、四川、贵州、云南,都要走长江一万里的水路,这海带生意背后是四万户渔民的生计,池州府事后,运海带的船,反而顺利了起来。”宋应昌赶忙回答了陛下这个问题。

    陛下当然会主持公道,但胶州湾种海带的渔民怎么办?

    朱翊钧看着宋应昌,他很愤怒,又很无奈,这其实是个选择的问题,是选择公道,还是生计?

    “也不是咽下了这口气,这不是池州府地面有条船过运河北上,被我们济南府给查办了,算是把人换出来了,只是…哎。”宋应昌是按察使,事儿是他做的,他没有遮掩。

    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对方的目的是攀咬姚光启,把人折磨成了那般模样,宋应昌觉得大家同朝为官,抬头不见低头见,没有为难池州船的船东和伙计。

    但池州府官吏们,可没想着抬头不见低头见。

    朱翊钧扶额,揉了揉额头,摆手说道:“一个大明,居然换起了俘虏?简直是天下奇闻,这件事和选贡案并案调查,朕是大明皇帝,这种事一定要重办严惩,否则日后谁会把朕当皇帝?”

    池州海带船案,是万历十四年发生,最近才算是有了结果,山东地面错误的估计了斗争形势的严峻,宋应昌以为就是个利益之争,没成想,对方根本就是奔着掀起倒王风波去的,山东地面吃了个闷亏。

    一般情况下,朱翊钧不会翻旧账,但选贡案为引子这个案子,朱翊钧要翻旧账,而且大翻特翻!

    池州府上下,凡是经手这件事的官吏,有一个算一个,全都得死。

    肯定不是第一次干,也肯定不是唯一一次,山东的反应是极为激烈的,池州府才把人给放了,过去数不清的烂账,要一起清算。

    否则日后,就没人会听从圣命,朱翊钧也没办法跟投献的1387家交代。

    “臣谢陛下隆恩。”宋应昌看陛下要办,也没阻拦,他眉头紧蹙的说道:“陛下,臣是浙江仁和人。”

    “哦?就是万历十三年朕去南巡的时候,下榻的官舍,被人纵火的那个仁和县吗?”朱翊钧看了眼赵梦佑,怪不得自从宋应昌觐见之后,赵梦佑都站到了皇帝一臂的距离,感情是防着宋应昌。

    “浙江就一个仁和县,臣所在的仁和宋氏,也算是颇有家资。”宋应昌再俯首说道。

    朱翊钧点头说道:“仁和宋氏,朕知道,仁和县第一家奉旨还田,也在投献之家的名册上,而且在前百名之内。”

    仁和宋氏可不是颇有家资那么简单了,不是半县之家,但也是实打实的势要豪右。

    “陛下,浙江的势要豪右、乡贤缙绅也不都是反贼。”宋应昌坐直了身子,这也是他面圣的第二件事,不是劝仁恕,而是表达自己的立场。

    宋应昌有些感慨的说道:“臣履任山东快二十年了,臣刚到山东的时候,山东响马很多,兖州孔府在,山东的响马就少不了。”

    “兖州孔府,地方官员谁都惹不起,也不敢惹,这也就罢了,投靠孔府的地方豪族,更是视法律为无物。”

    “臣在做济南知府的时候,就碰到了一个案子,是孔府的走狗陈氏,这一家人嚣张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