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七章 防保守,更要防过于激进 (5/6)
bsp; 掌控了京师三姑六婆情报网的王谦,又又又更新《风流韵事》了。
“简直是,不堪入目!”朱翊钧翻开看了两眼,就递给了张居正,实在是没眼看。
有名儒大家,学子众多的国子监学正,隆庆二年进士许承周。
前年时,许承周以无子为名义,纳了一房妾室,结果这妾室有了身孕,妾室年芳十六,妾室的母亲说是上门照顾,没多久就有了身孕,母女二人,都住在许家。
这妾室的父亲,要了一笔银子,就直接回了山西老家。
还有清流李尚默,翰林院御史,这人养了个外室胡氏,结果这胡氏母凭子贵,登堂入室,不仅住到了家里,还把原来的正妻给气的回了娘家,这已然闹得沸沸扬扬。
《风流韵事》这本妖书上,记录了七十二位清流名儒那些狗屁倒灶的烂事。
“臣不看了。”张居正翻看了两眼,把妖书递给了陛下,张居正对这些个烂事,见怪不怪了。
“拿去刊印成册,就分发出去售卖吧。”朱翊钧将妖书递给了冯保,让冯保拿去三经厂刊刻,《风流韵事》已经更新了好几次,但凡是有一件事儿是假的,王谦早就因为诬告反坐,锒铛入狱了。
那些个捕风捉影的事儿,王谦都没写进去,每一件都是证据确凿。
“臣还干了个事儿,陛下。”王谦拿出了本奏疏递给了冯保说道。
朱翊钧拿起来看了半天,一边看奏疏,一边看王谦,皇帝没有评价,把奏疏递给了张居正。
皇帝和元辅两个人看完了奏疏,就一直看着王谦,看的王谦心里发毛!
“陛下?”王谦试探性的说道:“陛下要是觉得不行,那就不做了。”
“不是,朕觉得你的想法很不错,先生以为呢?”朱翊钧摆了摆手,询问张居正的意见。
张居正有些感慨对着王谦说道:“不得不说,王御史在经济一事上,极有天分,你这个规划极好,我记得你之前曾说,好东西都是不流通的,果然如此。”
“承蒙元辅谬赞。”王谦赶忙十分谦虚的回答道。
王谦搞了个聚敛的活儿,就是他打算弄个通济钱庄。
通济钱庄的所有存银,都会投入到燕兴楼交易行取得利润,而这些利润的一半,会进行分红,剩余的一半,主要用于收储黄金、资助穷困弟子、赈灾济贫、匠籍传艺等方面。
资金的来源则是完全不公开的,主要是来自于工党、张党、浙党的商贾们认购,而认购的起步价就是十万银,而且不得集资,要完全独属于自己的资金,才能进入这个门槛。
收储的黄金,都会送到通和宫金库;
穷苦出身的举人落第不中,可能需要留在京师备考,出身寒门,也领不到这份一年不足六银的银子,只有穷苦出身才能领取;
赈灾济贫主要是养济院和惠民药局;
匠籍传艺则是给到官厂,发放给大工匠们传道受业的奖励,以培养工匠弟子人数和成绩核算。
王谦站在了堪舆图前,拿起了长竿,点在了堪舆图的南北两京、松江府、广州府等地方,说道:“陛下,大明的银子看起来非常的矛盾。”
“一方面银子在大城镇里堰塞,有钱都花不出去;一方面银子在腹地、乡野少的可怜,连铜钱都很少,乡野大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