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朕真的不务正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百五十三章 钱这个东西,该花花该省省 (2/7)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流血成海水,万历维新十六年,打了十六年。

    先后发动了对土蛮汗、俺答汗、东吁、果阿总督府、吕宋、长崎、朝鲜倭国战争,这十六年时间,从来没有一年是不打仗的,战争大量杀害士兵和民众,耗尽百姓的财力,天下财物空虚损耗,百姓流离失所,死亡如影随形。

    拿下这些地方,除了满足了君上好大喜功的私欲之外,真的有必要发动吗?

    而朝中大臣们只知谄媚迎上,从不敢反驳陛下、元辅的命令。

    精算,则是老挝并没有足够价值,值得大明费这个劲儿,即便是大明不进行大笔投入王化,也没有必要并入,大明在老挝只有精绝盐矿的需要,无论谁统治那片领地,最后都是将精绝盐矿卖给大明。

    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最大程度的减少投入,是精算,是理性。

    “有意思。”文华殿上,大明皇帝看完了手中的几份杂报,对着廷臣们说道:“朕怎么感觉,这些笔正们说的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确实有道理。”张居正出班说道:“陛下,有道理归有道理,这天下美事,还都让大明自己全占了不成?有舍便有得,有得便有舍,没有人可以既要还要也要。既要精绝盐矿、还要边方稳定,还不要任何投入,这是不可能的。”

    “他们这些意见篓子自然可以随便说,但做决策的时候,还是要衡量利弊得失。”

    “臣还是认为设立老挝府,并没有错。”

    张居正最开始也反对老挝并入大明,主要是怕皇帝怜悯老挝苦楚,像王化绥远那样重金投入,那真的是太贵了,得不偿失,当陛下承诺不会重金投入之后,张居正从反对变为了支持。

    就像刘备取益州一样,没必要过分纠结辩经,该拿就拿,哪怕拿了不管,先拿到自己手里再说。

    笔正们说的都对,但笔正们不需要进行国策决策,当然可以既要也要还要,大明朝廷廷臣们共议决策,就必须要理性,要的多,也要稍微付出一点。

    很多时候,反对意见虽然得到了肯定,但不会被采纳。

    朱翊钧放下了杂报,对着廷臣们说道:“总归呢,钱这个东西,该花花该省省。”

    “陛下圣明。”群臣们一起站起来歌功颂德,动作整齐划一。

    既然更重要的、更急切的是精绝盐矿、西南边方安稳,那多少花点,也是理所当然。

    这头儿大明军在打东吁,那头儿还不肯给老挝一点名分,不拉拢老挝,大明军在西南战场,岂不是要腹背受敌?

    大明向来说话算话,既然给了安全承诺,就不会任由东吁缅贼、安南欺负老挝了,毕竟精绝盐矿也在老挝的地盘上。

    其实东吁想要结束战争,特别简单,击败云南边军。

    逼迫云南边军向朝廷求援,朝廷周转粮饷半天下,靡费巨万,消耗了巨大人力物力财力,却收获了一堆不值得开发的烂地,那朝廷自然会喊停。

    这也是过去西南小邦挑衅大明的原因,因为不值得大明朝廷费那个劲儿。

    一如开战之初,东吁利用黔国公对熟苗的信任,打开了一个口子,兵逼大理,四川、贵州的汉军不得已,在刘綎的带领下入云南。

    如果东吁可以再打出几次这样的大胜,边方无法镇守,只能求援朝廷,东吁就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

    这也是过去西南小邦一贯的做法,利用天时地利人和,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