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五章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骨余一脉倾元必汉 (5/7)
为什么是岳爷爷?”
安希范吞了吞喉咙,颤抖的说道:“因为…因为…”
“说!”李成梁厉声喝道。
“因为宋高宗根本杀不掉韩世忠!宋高宗连韩世忠军中的账本,都无法审计!如果宋高宗要动韩世忠,很可能会再次引发类似于苗刘兵变的叛乱。”安希范眼神躲闪的说道。
苗刘兵变,发生在建炎三年,由苗傅和刘正彦发动,赵构唯一的儿子,那会儿才三岁,也是因为这次兵变惊惧,不久后病逝。
李成梁继续问道:“为什么动不了韩世忠?”
“因为韩世忠养寇自重!”安希范真的是被吓傻了,连五谷轮回都无法控制了,尿湿了裤子,他知道李成梁要听什么,一直躲避不想开口,但李成梁步步紧逼,最后,安希范被吓破胆了,只能说出来了。
说韩世忠养寇自重,就是骂李成梁,这是武将生存的第二个必要的法门,第一个法门是自污,第二个法门就是养寇、拥兵自重。
岳飞就是不会这两样法门,才能动,韩世忠深谙此道,反而不能动,这便是历史留下的讽刺。
“文相公是不是愚忠?”李成梁没有看向天字号包厢,继续询问,但他知道,陛下在看着他,陛下都听到了。
李成梁之所以苦苦相逼,就是想告诉陛下,他不想做韩世忠,他只想吃饭睡觉打贱儒,看儿子继续建功立业。
陛下二十六岁,他李成梁六十二岁,熬老头,陛下一定能熬死李成梁,也能熬死李如松。
安希范的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一样,大声的说道:“不是,忽必烈整整劝降了六次,六次皆不成。”
“文相公就是一根透骨钉,扎在了胡元的眉心上!正因为文相公英魂尚在,所以神州陆沉,但依旧有人前赴后继的要推翻元廷!”
“哦?六次都是哪六次?”李成梁继续问道。
安希范赶忙说道:“第一次是南宋投降的宰相留梦炎,忽必烈此举是为了告诉文相公,投降就可以荣华富贵一生,留梦炎投降元廷后得到了重用,仍然身居高位。”
“第二次是宋恭帝赵显,忽必烈以为文相公清高,就搬出了旧主,准备给文相公一个台阶,但是文相公仍然不肯降。”
“第三次第四次是阿合马、孛罗,这二人是忽必烈的宰相和谋士,能言善辩,阿合马以成王败寇,孛罗以天命归元,二人和文相公辩天命。”
“第五次是文相公的家人,妻子和女儿,劝说文相公归降元廷,文相公坚决不肯。”
“第六次是忽必烈亲自劝降,最终仍然未果,忽必烈只好赐死了文相公。”
“这六次分别是,高官厚禄、旧主大伦、恃武强逼、天命气数、亲情人伦、礼贤下士,轮番上阵,最终仍然未能劝降文相公。”
“文相公若真的是愚忠,忽必烈杀人无数,何必婆婆妈妈,拖到不得不斩的地步?他知道这次杀人,恐怕留下大祸,但多次劝降未果,不杀如何服众?”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骨余一脉倾元必汉。”
安希范解释了这六次劝降背后代表着什么,文天祥的这六次不肯归降,最终成为了胡元永远无法摆脱的噩梦,因为文天祥一死,他就成了神州陆沉之后的最大精神寄托,永不妥协的图腾。
“倾元必汉?”李成梁有些疑惑的问道,在他看来,后面这句话改为宋余一脉,倾元必宋,这样更加工整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