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朕真的不务正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百三十四章 至今琼海浪淘沙,犹听青天拍案巡 (5/6)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力,而是大明上下一心,万夫一力,才走到了今天这一步。

    “陛下,海总宪要致仕了。”冯保将一本奏疏放在了陛下的面前。

    大明骨鲠本骨,海瑞海刚峰,年纪大了,心力枯竭,筋骨已衰,七十四岁高龄的海瑞,已经无力继续主持都察院之事。

    李幼滋在万历十五年致仕,若非一直要寻找合适的人选,海瑞去年就该致仕归隐了。

    “加少傅,赐蟒纹冠带,加赐银五百两、纻丝十表里、宝钞三万贯、国窖三十瓮,北大营营造的清勤园赐海总宪。”朱翊钧对海瑞进行了恩赏,他面色复杂有些犹豫的说道:“再恩荫海总宪养子海中适为尚宝司卿。”

    海瑞有三个儿子相继夭折,他有一个养子海中适,这个养子不好学,读书不好,但也算是有人继承了海瑞的荣光。

    皇帝之所以犹豫了下,是因为海瑞和这个儿子的关系不好,海瑞一生极其清廉,但是这个海中适反而钻到钱眼里去了,仗着海瑞的名声,四处招摇,又是养子,一来二去,父子关系就很僵硬了。

    朱翊钧拿起了笔,思索再三写道:“铁面龙图本布身,琼崖栝柏铸精神;碑林铸恶三千字,素衣追赃百万钧。三分南衙清鼎鼐,孤旌北向扫贪鳞。”

    “至今琼海浪淘沙,犹听青天拍案巡。”

    铁面龙图说的是包拯,都是百姓的父母官;碑林则是海瑞设立在朝阳门外的快活碑林;素衣则是海瑞建立的素衣御史;三分南衙是海瑞在万历十三年随皇帝南巡时候的功绩;扫贪鳞,则是说的海瑞作为大明神剑反腐抓贪。

    朱翊钧送给了海瑞一首诗,告诉了海瑞,他的功绩,大明不会忘记。

    “快活碑林,改名叫醒世林吧。”朱翊钧将海瑞设立的快活碑林,改了一个新的名字,不是多此一举,而是海瑞要离开朝堂了,希望海瑞离开朝堂,这个碑林,依旧可以警醒世人。

    皇帝朱批的圣旨送到了内阁,而后徐爵带着皇帝的圣旨,赶到了海瑞的住处,海瑞现在住的宅子,也是皇帝御赐家宅,徐爵来过几次,海瑞是真正的清流,他的家中没有任何奢侈之物。

    徐爵等下正厅,只等到了海瑞一人接旨,海瑞的妻子、继室、妾室皆相继病逝,三个女儿已经嫁人,养子海中适,似乎不在家中。

    “都察院总宪海瑞接旨。”徐爵甩动拂尘,两个小黄门拉开了圣旨,徐爵大声的喊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缵承鸿业,夙夜兢惕,惟赖刚正之臣砥柱中流。览卿沥血之奏,朕心怆然。”

    “十六载风霜,卿以杉松之骨,擎我大明纲纪;数万里山河,卿持神剑之芒,涤尽腐恶浊流;今闻卿疾,如折朕之肱股,然念卿忠恳,岂忍以君臣私谊误卿颐养?”

    “昔包拯知开封而悬青天,今放卿归隐而遗剑芒,汲黯卧治犹佩银章;放卿依亲更添朱绂。”

    “九重阙下少铁面,千秋史中多丰碑,朕命内署待诏制「风宪垂勋」匾额赐之,悬于清勤园。”

    “累朝成宪,布德施惠,诏告天下,咸使闻知。”

    “钦此。”

    “臣叩谢陛下隆恩。”海瑞再拜,接过了圣旨。

    徐爵将圣旨交给海瑞后,才从袖子里拿出了一封陛下的亲笔御书,交给了海瑞,笑着说道:“除了圣旨外,陛下额外写了一首诗赠于海总宪,内署勒石铭记,送到清勤园去。”

    “令郎不在家中吗?”徐爵问起了海中适,海瑞有痰疾,不能久立,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