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朕真的不务正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百零四章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3/7)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p; 马丽昂眉头紧蹙的说道:“我在四夷馆看完了大明一年以来的邸报,似乎在大明的浙江和江西,发生了两次不同规模的叛乱。”

    “大明人似乎比泰西人更没有忍耐性,他们会用自己的行动,来表达自己的不满,让我难以理解的是,陛下并不阻止这一切的发生,甚至在纵容。”

    马丽昂无法理解,大明人都如此幸福了,能够成为天朝上国的上民,居然因为一些税赋问题,就对抗帝国的统治!

    无论是城市还是乡野,大明人要比泰西人幸福。

    在泰西的城市里,需要忍受那些无处不在的粪便,要小心踩到粪便和小心从天而降的排泄物,糟糕的卫生环境,导致了更多的疾病,医院是少数人才能享受的特权,而大明有制度性的惠民药局;

    而在乡野,大明人可以拥有自己的土地,甚至将自己的雇主绑起来签订盟约,而泰西正在圈地运动,连罗斯国都在建立农奴制,大明的农户却可以数个县、府联合起来,抵抗朝廷的藁税。

    朝廷的决策,更加古怪。

    朱翊钧认真思索了下这个问题,摇头说道:“这个问题十分的复杂,但是朕想说的是:大明人非常的勤劳,很能吃苦,在朕看来,大明的大多数人,是世界上最好的臣民,没有之一。”

    “朕能作为他们的君王,是朕的幸运,这个龙椅是继承先帝的,是血脉传承下来,不是朕的功绩。”

    “朕初登基时,也常常对左右近侍说:朕德凉幼冲,谁为万民奔波,谁才是万民之王,时至今日,朕这个皇帝,勉强对得起天下亿兆瞻仰,千万期许。”

    “事实上,占据了多数的穷民苦力们,稍微给些温情,他们就会感恩戴德,觉得乡贤缙绅是大善人,觉得朕是个好人。”

    “在朕看来,大明的百姓是极为温顺的,如果不是走投无路,实在没办法了,他们不会这么做,所以朕认为他们这么做是合理的,所以朕要支持他们。”

    “大明是一个疆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国朝,一亿三千万丁口的管理,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儿,如果朕不支持穷民苦力,穷民苦力在杀死乡贤缙绅之后,杀死势要豪右,直到杀死朕,杀死大明为止。”

    “这种事在中国,已经发生过好多次了。”

    中原这片土地,王朝在轮回,你非要把老百姓逼到绝境上,那就真的不能怪百姓不再认可大明了。

    马丽昂完全无法理解皇帝的这套逻辑,就像大明皇帝无法理解泰西宗教战争的残酷一样。

    她摇头说道:“富有智慧的先知,我不敢认同您的说法,大明人并不温顺,伦敦街头的乞丐,基辅无穷无尽的农奴似乎更加温顺,他们似乎从未想过反抗,而是寄希望于虚无的、不在人间的神,来拯救他们。”

    “尊敬的陛下,我没有要在大明传教的意思,即便是大光明教,大光明教是对大明叙事的一种异化。”

    大明人温顺?泰西人的血都快被抽干了!

    除了尼德兰人选择了反抗,就这,尼德兰人也分成了两派,甚至投降派占据着上风。

    马丽昂不认为大明人温顺,她甚至觉得大明的百姓的反抗过于激烈了,攻入县城,将乡贤缙绅吊起来,逼迫朝廷立盟减税。

    实在是太可怕了。

    她还听说过一个人名,叫黄巢,居然把那些千年传承的家族,直接全家抹去了,就像是没有存在过一样。

    她的父亲手下,有些征税官,世世代代,都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