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朕真的不务正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百零三章 绝洲,除了铁料一无所有 (2/7)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都是大明的腹地,但是在绝地上,十二寸的降水,是寸草不生的沙漠,甚至不是沙地,而是沙漠。”

    随行的地师真的很难理解这种奇怪的状态,在任何地方,年降水超过十二寸,无霜期超过百天,那都是种地的好地方,即便是土地不是特别肥沃,也可以慢慢去养田。

    但绝地不行,十二寸的降水,就是沙漠。

    天绝之地,大部分的地方,是真的不适合人活着,当地的土著,满打满算就几十万人,还分成了数百个部落,散落在那么大的岛上,彼此不相往来,也没法往来,缺少大型牲畜。

    陈大壮继续说道:“地师之所以把它叫做绝地,是因为绝地有太多的内陆河了,绝地其实不缺乏降水,所以这些内陆河会定期泛滥。”

    “可是这些内陆河没有出海口,导致盐分无法进入大海,形成了大片大片的盐碱地,盐碱地真的很难种地。”

    这么大一块地方,即便是放在了地球仪上,也占据了一大片面积,可惜,真的不是什么好地。

    陈大壮颇为感慨的说道:“陛下,臣在泰西呆了几年,保护徐璠,又回到了大明,臣自问也是见多识广,这绝地,算是非常差的地方了。”

    探索,是需要利益驱动的。

    除了铁矿,似乎没有什么价值,而铁矿的开采需要驰道,需要蒸汽机运输,需要大量的力役。

    “那就叫绝洲吧。”朱翊钧给了这片地方一个名字,也就是后世的大洋洲。

    “铁矿是露天的,大明用几百年可能都用不完的大铁山。”陈大壮生怕皇帝对这片不毛之地不感兴趣,只是单纯的填个色。

    毕竟在他的印象里,皇帝更喜欢种地和白银,他再次强调了那边的铁矿禀赋,高品味的同时,高储量,还有易开采。

    大明也有高品位的铁料,但是这些铁料都被叫做人参铁,只有在制作精密仪器的时候,才会用到这些人参铁,储量少,深山老林不易开采。

    相比较之下,观星舰已经探明的铁山,只需要修一条六百里的驰道,就能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参铁运到大明来。

    而大明一里驰道的营造费用,只要7500银,即便是在绝洲修建,每里的价格也不会超过一万银。

    这绝对是一个超级划算的买卖。

    “鹰扬侯和泗水侯,都已经看过水文地理了,他们认为很有开采价值,而且那个地方,也不必担心出现反叛的问题,因为大铁山周围,根本无法种地,完全仰赖大明供应粮食。”

    “陛下,绝洲的东南部适合种地,但是东南部和铁山所在的西北部地区,无法直接通航,因为在绝洲以南的海域,海浪要超过一丈高,即便是以大明水师的舰船,通过也非常的困难。”

    陈大壮又强调了一下忠诚的问题,他对政治不是很理解,这些话是殷正茂详细看过勘测的水文地理之后,教陈大壮说的话。

    朝廷有朝廷的难处,百姓可以不体谅朝廷的难处,但是作为臣工,就必须要考虑,忠诚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要说服明公们重金投入,需要理由,需要这片地区受大明朝廷的控制,而不是重金投入后,养出一窝反贼来。

    无法大规模生产粮食,就意味着高度依赖海贸经济秩序,代表着大明对这个地方,高度的经济羁縻。

    这就是忠诚的最大前提。

    绝洲,除了铁料一无所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