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朕真的不务正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百九十五章 也要小小感谢一下自由贸易 (3/7)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也不是摆设,真的是派下了任务,这些极乐教众成为指标的一部分,一般用不到缇骑。

    王崇古没说出口,在官场上混,要给自己留出冗余来。

    话说大了,真的闹大了,按察司压不住,就得指望缇骑去了。

    “工部奏闻,五月十七日,九龙大学堂,正式开始营造,国帑内帑合计出资一半,地方出资一半,目前各地巡抚反应积极,都是确保今年年底完成第一期工程,明年上元节后开始招生。”张居正汇报了兴文的具体情况。

    和皇家理工学院一样,分为了四期工程营造,先把学舍、学堂营造起来,摊子铺起来,然后其他的地方,在日后四年时间里,不断增设。

    朱翊钧让冯保拿来了支票本,打开了钢笔,写上了小写、大写数字,然后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将支票撕了下来,递给了冯保说道:“内帑负担的第一期二百万银,散朝后,户部到内帑支取。”

    “臣遵旨。”王国光深吸了口气,接过了皇帝陛下的支票。

    陛下打钱依旧迅速无比。

    不得不说,皇帝撕支票的样子,确实比沙阿买买提扔钱袋子要潇洒的多,毕竟沙阿买买提扔一年也就扔个几千两银子,陛下大手一挥,就是二百万银。

    对于正经事,朱翊钧从来都不吝啬,花钱如流水;

    但是对于不太正经的事儿,比如赏赐百艺之类打肿脸充胖子的事儿,那就敬谢不敏了。

    户部尚书王国光站了起来俯首说道:“陛下,大明已经实现了煤银对流,经济开始循环,为大明贺,为陛下贺。”

    “臣等为大明贺,为陛下贺。”张居正带领群臣,祝贺了大明,祝贺了皇帝。

    这里面有两件事值得庆贺,第一件事,自然是王国光所说的煤银对流,北方的煤,南方的白银和货形成了对流,经济循环建立。

    当煤银对流建立起来时,当一年十二亿斤的煤炭南下的时候,一道伤口终于停止流血。

    自从孝宗朝的时候,南北的撕裂、对立开始加剧,因为本来调节白银、各种货物的开中法彻底失效后,北方和南方互相看不顺眼,南方觉得北方是吸血鬼,北方看南方是大肥羊。

    (边方银贱谷贵、腹地银贵谷贱困局)

    大明用了整整十五年,才把这个伤口缝好,不再流血,至于什么时候能够完全康复,那只有天知道了。

    经济的撕裂,造成了政治撕裂和共识的撕裂,其最终结果,就是多尔衮带着北方汉人,把天下又打了一遍。

    在鞑清统一天下后,册封了四位汉人,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仲明、定南王孔有德,战功赫赫。

    而鞑清的第一个汉人丞相叫洪承畴,而洪承畴即是鞑清入主中原的肱骨之臣,也是崇祯朝的中流砥柱。

    晋商在天启、崇祯年间,不断走私各种钢铁火羽到辽东,在鞑清坐江山的时候,成了鞑子王的座上宾。

    洪承畴招抚江南诸省,经略五省,为了鞑清的江山社稷,可谓是披肝沥胆。

    当然鞑清坐稳了江山后,这些人,全都上了贰臣传,成了‘遭际时艰,不能为其主临危授命,大节有亏’的贰臣贼子,而晋商也被康熙给收割了,凑了军饷打准噶尔。

    而煤银对流弥合了这种矛盾,毕竟北方的煤炭、棉花、机械、毛呢等等原材料都是南方的刚需。

 &nb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