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时机。
王国光提醒陛下,即便是折中过的营庄法,在推行之中依旧会遇到阻力,江西遍地都是书院,这些门生故吏们,会闹出什么动静来,可想而知。
必要的时候,朝廷应该动用一些非常规的手段,来保证政令的推行。
而刑部削减乡绅司法特权的手段则酷烈的多。
刑部直接一体削减了所有秀才、举人的司法、税赋特权,甚至还给出了更加严格的约束,要求乡贤缙绅遵守大明律,违背大明律的乡贤缙绅,则罪加三等。
加重处罚的目的,就是有针对性的消灭乡绅阶级。
刑部这么做的理由有两个,一个是矫枉必过正,如果不过正,则无法矫枉;
另外一个理由是,要用工匠阶级部分代替乡绅阶级,成为地方的统治阶级。
王崇古本身就是工党,他意识到工匠这个阶级从方方面面都可以取代旧乡贤缙绅阶级,尤其是工匠三级学堂的出现。
三月份,官厂放归依亲了一批匠人,这些匠人回乡之后,在乡村修了造纸、砖窑、煤窑、铁匠铺、缫丝坊、麻坊、养鸡场、圈舍等等。
而且十里八乡的匠人还会定期赶大集,互相见见面,聊聊情况,你那有砖,我这有瓦,就可以互相补强。
新的乡村经济正在稳步形成。
匠人们可以带着乡民们一起营造乡村工坊。
延庆州清水河畔的柳沟营,甚至出现了一个铸铁厂,有匠人二十余名,专门为官厂生产各种铸铁件,算是带着柳沟营有了营生。
而这个铸铁厂为了运送这些配件,选择了修路,本身柳沟营离驰道就很近。
以驰道为主动脉,官道驿路为分动脉,乡村道路为毛细血管的新型大明经济,正在有驰道的地方形成。
王崇古为了工党的利益,下手是真的狠。
“下章内阁详细议论,先生未曾贴浮票。”朱翊钧看着面前王崇古的奏疏,选择了发内阁再议。
王崇古这本奏疏没有内阁浮票,也就是说王崇古是违背了奏疏呈送的流程,自己上奏的。
显然,王崇古没有获得内阁的赞成。
“朕的渡渡鸟养的如何了?”朱翊钧询问起了海外入侵物种,渡渡鸟。
冯保无奈的说道:“渡渡鸟有点蠢,有点像辽东的傻狍子,对什么事儿都好奇,有几只死了,已经移送到了解刳院解剖。”
“它一次就只下一颗蛋,这孵化起来有点慢,想要成规模的养殖,还需要时间。”
“但是渡渡鸟的鸟绒一年能产一斤多,是大鹅的两倍左右。”
体型更大的渡渡鸟有绒毛量的优势,而且这东西不挑食,什么都吃,绒毛量优势,就是商品优势,就有规模养殖的价值。
和大鹅、鸭子一样,渡渡鸟一次生一个蛋,冯保的意思是现在渡渡鸟太少了,种族扩充有些缓慢,至少要几年时间,才能大规模繁育,形成产业。
“陛下这是用渡渡鸟的绒毛做的夹袄,保温能力和鹅绒不相上下。”冯保让小黄门拿来了一个夹袄,呈送了御前。
绒的保温能力最强,也就是说,沸水在渡渡鸟绒的保温下,在半小时内,只降低3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