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朕真的不务正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方水土必然养一方人 (5/7)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和略显虚弱的声音。

    “朕在。”朱翊钧赶忙坐下往前凑了凑身子。

    “大明这大好河山啊,臣,多想再看看。”万士和略显失神的看着窗外,声音很小的说道:“陛下,臣只希望大明河山,能一直这么好下去。”

    万士和又看了眼皇帝的袖子,他一直念着的奏疏,已经递给了陛下,算是了无遗憾了。

    “好,好,大宗伯先休息,病好了…”朱翊钧话说到这儿的时候,突然停下,因为万士和的手已经滑落,眼睛已经闭上,胸膛没有了起复,结束了他位极人臣的一生。

    “大宗伯?”朱翊钧伸出了手,试探了下万士和的鼻息,坐在凳子上,有些无力,就这么愣愣的看了许久。

    万士和走了,在说完希望大明江山能一直好下去的时候。

    朱翊钧一时间有些手足无措,他有点不能接受,又伸出手试了试,才确定了这个事实,良久之后,才叹了口气,站起身来,对着冯保说道:“好生安葬,不得有差错。”

    “臣遵旨。”冯保赶忙俯首说道。

    神道碑铭早已写好,是礼部尚书沈鲤写的,礼部给万士和拟的谥号是忠安。

    危身奉上曰忠,虑国忘家曰忠;好和不争曰安,庄敬尽礼曰安。

    十五年正月初三皇帝下旨辍朝三日,京师不鸣钟鼓,不鸣鞭,不设仪仗,为万士和送行。

    “送万宗伯!”

    冯保甩了甩拂尘,吊着嗓子大声喊道,他带着皇帝的圣旨,在万士和出殡的这一天,替皇帝送万士和下葬西山陵园,位居谭伦之后。

    身前事,身后名,朱翊钧不会亏待万士和。

    朱翊钧很感谢万士和,十五年如一日,为各种政令寻找祖宗成法的解释,洒水洗地的功夫,极其了得,没有他万士和,万历维新,恐怕万事不和。

    “万宗伯的奏疏。”朱翊钧坐在通和宫的御书房里,认真的看完了万士和的遗言。

    万士和在人生的最后时光,思考的问题是大明在海外的开拓,需要注意的最大问题,那就是大明移民到海外的人,不可避免的会本地化。

    忠诚故国这种事,决策者,不要抱有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这是陆地开拓和海外开拓的最大不同。

    海外开拓的离心力要远大于陆地的开拓。

    这是万士和对葡萄牙、西班牙与海外殖民地的观察得到的一个结果,也是对大明历史的观察。

    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海外殖民地,并不直接听命于国王,多数都是同盟关系,甚至有红毛番伪装成土著,袭扰红毛番的案子在发生,很多时候国王的命令并不好用,总督府有自己的利益。

    除了海外观察之外,则是历史上的经验。

    忽必烈带着汉世侯打进了哈拉和林,烧毁了所有建筑,在胡元短短百年的国祚里,从不缺少元军跑到草原上减丁的行为,比如大明每年都要做的烧荒,胡元时候就已经在做了。

    还有安南国的京人,都是自秦汉时期开始向着安南国流动的汉人,据点式的殖民,慢慢吸收当地族群,逐渐出现了城镇,建立了政体。

    但只要中原动荡,安南国的京人们,就会封锁狭小的镇南关,拒绝中原王朝的统治。

    哪怕安南有史以来,大部分的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