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朕真的不务正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百六十八章 不送人事,连唐僧都取不到真经 (2/6)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现实的大明,在反对理念构建的大明,这是大明现实和叙事之间的割裂,这种割裂体现在方方面面,而申时行将其认定为矛盾。

    但即便是矛盾重重,大明在当下世界里依旧是当之无愧的天朝上国。

    你问大明每一个人,大明为何伟大,都会得到各种各样的回答。

    佃户、穷民苦力会说:大明并不伟大,因为他连一睁眼就要想到一家老小的生计,活的十分辛苦;

    自耕农会说:大明并不伟大,官匪都是一家,稍有天灾人祸,都是破门灭户;

    乡贤缙绅会说:大明以前很伟大,现在不伟大,不允许兼并的田制,就是倒行逆施;

    势要豪右会说:大明以前很伟大,现在并不伟大,因为皇帝的好大喜功,大工鼎建、开疆拓土、穷兵黩武,全都由他们来买单!稽税制比抄家还要歹毒!而教出这样皇帝的张居正,该死;

    官选官们会说:大明现在还不够伟大,皇帝总是管的太多,但因为英明抵消了这种高压,考成法至少塑造出了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升官发财不靠裙带,如果皇帝允许他们发财,那就再好不过了;

    统治阶级的大臣、勋贵、宗亲,则会交口称赞:大明如此伟大,是因为陛下英明聪颖决断坚毅;是因为幅员辽阔天华物宝;是因为大明吏治清明公平竞争让能者上庸者下;是因为漫长的历史带来了足够的模型,这不足以给大明带来最优解,但一定可以避免最差的结果等等。

    申时行在奏疏里,将这种现象描绘的非常清晰,大明是当之无愧的天朝上国,即便是如此客观的事实,依旧会有如此多不同的答案,这就是割裂。

    在四川耕种的佃户们,想起大明实现了环球贸易,很难真心实意的挺起胸膛,为这件事自豪。

    如何弥合这些割裂,这是大明皇帝、朝廷在施政的时候,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至少不让这些割裂形成巨大的离心力,将大明撕扯的四分五裂。

    这是第三卷得到大明必亡的推论后,申时行对大明未来的思考。

    “陛下,抓到的还乡匪团有超过一千五百人,怎么处置?”冯保面色凝重的问道。

    “杀无赦,集体处斩,在崇和门外修一个镇邪碑,将所有尸骨埋在碑下,供人世世代代唾弃!”朱翊钧选择了全都斩首的命令,一个不留,物理消灭。

    大明皇帝之所以如此的暴力,是因为必须如此,朝廷在这件事上,不能含糊不清,必须有一个明确到再明确的选择,才能平息众怒。

    申时行的奏疏很长很长,他已经尽力用不太刺眼的文字,去描述还乡匪团的恶行,不至于‘有碍圣听’,但依旧让皇帝怒火中烧。

    还乡匪团在短短半年的时间里,就用各种手段,刀砍、吊缢、活埋、放血等等手段,杀害了超过一千名乡民。

    [还乡的匪团埋人埋累了,就让被抓的粮长、驿卒、退役九营军兵,自己给自己挖坑,然后互相埋掉,甚至埋人成为了投名状,愿意埋人的懒汉、流民,就可以加入还乡匪团对他人施暴。]

    [臣之所以知道这件事,是因为愤怒的佃户们,在民乱兵乱的时候,把几个匪团给埋进了土里。]

    [一名退役的九营军兵,临死前,还在高喊,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他临死前还坚信,陛下会为他报仇,这些残忍和邪恶一定会被陛下荡涤一空,他的名字叫叫郭云。]

    ……

    [他们用这种血腥的手段来展示自己的残忍,宣扬自己的可怕,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