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朕真的不务正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百三十四章 未雨绸缪早当先,居安思危谋长远 (2/6)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发展掩盖矛盾,很多现在几乎是无解的矛盾,在发展的过程中,会自然而然的解决。

    张居正的意思非常明确,第三卷斗争卷,出现的不是时候,皇帝强行推行,张居正的内阁就会阻拦推行,张居正就差把此乃乱命,臣不奉诏这句话说出来了。

    “现在需要,浙江那边在还田,需要斗争作为指导。”朱翊钧面色凝重的说道。

    张居正立刻回答道:“万历维新的循吏,可以解决部分的问题,即便是解决不了的问题,也可以用王命去纠正,与其相信万夫一力,臣更相信陛下一人公耳,万夫一力,臣没见到过,臣也不相信,陛下一人公耳,臣看到了,而且每天都能看到。”

    “陛下,万夫一力就像是儒生们讲的大同世界,就像是传教士口中的天国,就像是泰西学者塑造出来的罗马,都是虚无缥缈的,这种叙事,臣为官近四十载,臣看到的、臣经历的、臣处置的,告诉臣,并不存在。”

    帝制就是如此,皇帝是个昏君会阻拦革新的脚步,皇帝是个明君,也会阻拦革新的脚步。

    在张居正看来,没有什么问题是陛下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派京营前往,合法的政权加上合法的使用暴力,就是最现实的答案。

    万夫一力当然要提,但不是成为治世的总纲常。

    在张居正的眼中,看得见的英明君王,比虚头巴脑的万夫一力更加现实,作为帝国的首辅,张居正选择相信皇帝。

    朱翊钧摇头说道:“先生,矛盾说是先生写的,但看起来先生不是很认可矛盾说,哪有仅仅是自上而下,就能把矛盾解决的呢?”

    张居正立刻说道:“可自下而上的解决问题,往往会制造出更多的问题,代价就是乱世,就是命如蝼蚁,人如草芥,大明现在涅槃重生,正在昂扬向上,发展可以解决大多数的问题,不需要用到斗争的手段。”

    “海外大量流入的白银正在解决钱荒,为大明注入了新的活力,振武以来,大明君臣将兵上下一心,拒敌于国门之外,考成法和反腐抓贪,让吏治变得清明,虽然仍有姑息之弊,但大体是能者上,庸者下。”

    “臣相信陛下,是因为想要中兴的不仅仅是陛下,还有许许多多的同志同行者,臣相信陛下,其实就是在相信大明的有志之士,这本身就是一种自下而上。”

    朱翊钧看着张居正,靠在椅背上,没有说话,通和宫的御书房里,再次安静了下来,气氛变得更加压抑。

    冯保感觉呼吸有些急促,他的心已经跳到了嗓子眼上,他清晰的听到了自己的心跳声,他知道,陛下在思考,在权衡,在决策,这可能是万历维新以来,最大的一次君臣相隙,最大的一次分歧。

    “陛下,大明还没有强盛到承受这些的时候,吹求过急,反而是给贱儒可乘之机。”张居正深吸了口气俯首说道:“臣以为,到了大明能人人上得了学,上得起学,才是时候。”

    张居正觉得陛下在有些事上非常的保守,但在有些事上,格外的激进,急迫到像是失去过什么。

    “先生,文明是会消亡的。”朱翊钧坐直了身子说道:“那印加古国的文明,在短短的七十年时间里,已经消失在了新世界之中,神罗不是罗马,绿萝也不是罗马,沙俄也不是罗马,罗马这个文明也衰亡了,甚至是消失了。”

    “未雨绸缪早当先,居安思危谋长远,这也是先生教朕的,让朕看的远一些。”

    朱翊钧打出来一记回旋镖,帝师在万历元年的射出去的子弹,正中张居正的眉心。

    张居正吃的回旋镖太多了,以至于都免疫了这种伤害,他理解了陛下的紧迫感,因为中国真的亡于胡虏之手一次,日月幽而复明,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