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朕真的不务正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九十四章 陛下,等一等大明百姓 (3/7)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朱翊钧还是不想处罚。

    “陛下,臣以为还是要以严肃皇家威严,此次南巡,就是为了宣威收心,没办好事,就是错。”王崇古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以王次辅看来如何处置?”朱翊钧叹了口气,两个党魁都觉得应该做出适当的惩罚,朱翊钧也得考虑大臣意见。

    只能苦一苦申时行,骂名浙江势要豪右担一担了。

    “臣以为,收回官复原职的决议。过重容易伤了大臣们尽心做事之心,过轻又不合适,反正申时行已经五品官巡抚这么久了。”王崇古倒没有想到扩大战果。

    差不多就行了,真的把张居正逼急了,工党指不定要付出怎样的代价,收回官复原职的决议,无疑是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处罚。

    “臣附议。”张居正也觉得恰到其分,不惩罚,他张居正有包庇的嫌疑。

    “那岂不是说,申巡抚还要以五品继续巡抚两地?”朱翊钧呆滞了下,愣愣的问道。

    五品巡抚的笑话还要跟申时行半年,到年底大计之前,都会继续跟着他。

    “只能如此了。”张居正也不想让自己的弟子是个笑话,但事已至此。

    “要不把阎士选调离杭州?”王崇古低声说道,小胜一局的王崇古没有追击,这已经是这么多年,来之不易的胜利了。

    “阎士选已经名声在外了,调到哪里大概都不肯要。”朱翊钧一摊手,这个烫手的山芋,只能烂在申时行手里了。

    虽然孔子曾经说过子不语怪力乱神,但阎士选看起来都有点瘆人的克上,还是会引起人们的普遍警惕,连皇帝都觉得棘手。

    阎士选首先是个循吏,能把事办妥的循吏,千里马不常有,朱翊钧非常清楚,每一个循吏都要好生珍惜。

    集体意志是一个个具体的个体形成的合力,只有更多的循吏,大明新政才能稳步向前。

    “那就维持现状吧。”王崇古有点幸灾乐祸的说道。阎士选搞漕帮,申时行也搞,全浙江都没有闹,毕竟朝廷有十分直接的暴力,唯独杭州府的漕帮闹起来了。

    阎士选还在发力。

    “宁波到杭州有必要建运河吗?”朱翊钧看向了工部尚书汪道昆,询问浙东运河的论证结果。

    “建是很有必要建的,难度不是很高,也是有需求的。”汪道昆想了想说道:“不过也不是那么必要,那么急切,现在非建不可。”

    建了更好,不建也能继续凑合,不是刚需。

    不是刚需,意味着开工就会引发争议,比如大兴土木,劳民生财的争议,一旦引发争议,就不是工程本身的问题了。

    贱儒最擅长的就是把一个工程问题,在斗争中变成一个政治问题,而后为了斗而斗,至于工程本身,反而不重要了。

    非刚需也要上马,最典型的就是大明朝廷,你慢一点,等一等大明百姓。

    “可建可不建,那就建。”朱翊钧思前想后,还是决定建,因为大明朝堂总体趋于保守,对万事万物的发展趋势预估也会保守。

    这种保守也体现在了万历维新之事上,张居正都严重低估了新政的影响和成果。

    大明的发展实在是太快了,不把事情做到前面,今天因为畏惧大兴土木、等一等大明百姓这种风力舆论做出的决策,明天就会成为浙江发展的阻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