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朕真的不务正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七十四章 如此宝地,当有德者居之 (5/6)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 三天两头儿换知府,换了知府,知县也会跟着变风向,搞得整个徐州地面在万历维新以来,压根就没有多少发展,唯一能拿得出手的煤,还都出了徐州。

    “陛下,有个最新的情况。”赵梦佑略显为难的说道:“缇骑们发现了一些事儿,徐州地面拐卖非常严重,人牙行泛滥成灾。”

    赵梦佑也不愿意给徐州官员压力,更不愿意给陛下添堵,陛下自从出京以后,心情一直很不错,哪怕是在沂州发现了烟馆,但出了问题解决就是,王一鹗也不包庇姑息,甚至还变本加厉的整顿吏治。

    陛下心情在走出台儿庄,进入徐州地界之后,就变的无比糟糕起来了,赵梦佑真的不想给陛下添堵。

    可这徐州的脓疮实在是太多,赵梦佑不得不挑破。

    “怎么个情况?”朱翊钧往后靠了靠,还有他不知道的问题,本来以为四大烂尾,已经是天下少有了,结果还有更加恶劣的事情在发生。

    “徐州地面,尤其是丰县,几乎家家都有童养媳,而且很多都是四川、贵州地方,来的路径也是长江顺大江而下,走运河至徐州,这种情况,似乎在南衙也非常的普遍。”赵梦佑将一本写好的奏疏递给了陛下。

    情况完全确认之后,赵梦佑才奏闻,至少目前缇骑走过的几个地方,全都是如此,家家户户,都有童养媳这种习惯。

    “情况确实严重。”朱翊钧看完了奏疏,略显有些头疼的问道:“朕看来,这大同府都比徐州要好些。”

    “陛下,大同府那是穷的,徐州完全是不作为导致的。”王崇古还是为大同府说了两句好话,大同府是关外,雁门关、居庸关之外,发展不够迅速,但还没有到人牙子堂而皇之满地跑的地步。

    为了王化绥远,大同、宣府诸官,满辖区找人牙子做指标,毕竟抓得多,能升官。

    至少大同婆娘正在静悄悄的退出历史舞台。

    “下章给李乐,有什么想法,可以大胆的做了,出了事,朕给他兜着。”朱翊钧对这种糟糕的局面,做出了指示,在出发之前,他觉得拆分南衙是一个需要讨论一下的问题,现在看来,他严重低估了问题的严重性。

    这才刚出了山东地界,进入徐州,就遇到了这么多的糟心事儿。

    李乐不止一次提到过南衙诸府正常化,就是把应天府单独作为留都,其他十二府分成三份,变成正常的布政司、府州县这样的四级衙门,这样符合大明条条块块的制度框架,而不是现在这种糟糕的、混乱的框架。

    朝廷一直觉得问题不那么严重,不那么迫切。

    “也是为难李乐了,在这么个烂泥坑里打滚这么多年,没出什么事儿。”朱翊钧以前还觉得是申时行比李乐强,但现在看来,是南衙的情况,比松江府复杂。

    浙江的人牙行被浙江九营入城剿灭坐寇的过程中,被全面物理清算了一遍,这也导致了人牙子南下之路被堵了,淮海地区的人牙行买卖,倒是越发的红火了起来。

    事已至此,只有出重拳去打击了。

    李乐要试点分区而治,现在就可以动手了,不改变南衙的基本框架,在徐州一个地方使劲儿,没什么用。

    万士和看陛下心烦意乱,想了想拿出了本奏疏,递给了陛下笑着说道:“陛下,旧港总督府发来了贺报,大明在爪哇的种植园规模终于达到了一百万亩田。”

    “爪哇这个地方,居然可以两年九熟。”

    奏疏是殷正茂这个吕宋总督代旧港总督府写的,不是张元勋奏闻,张元勋忙着欺负莽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