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朕真的不务正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七十四章 如此宝地,当有德者居之 (4/6)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r/>
    徐州埋头挖煤,挖出来的煤都卖到了苏杭。

    “至于官僚那点破事,卡吃拿要、贪墨横行、互相包庇姑息、座师、府州县学之类的烂事,更是比比皆是。”朱翊钧手指敲着桌子说道:“先生,你说是徐州一个地方糜烂如此,还是整个南衙都是如此?”

    “整个南衙十三府皆是如此。”张居正倒是没有避讳这个问题,更没有为自己的弟子李乐开脱。

    应天巡抚李乐可是张居正万历初年斗倒晋党的关键胜负手,李乐能力足够强了,但就是弄不好,若不是申时行帮衬着,当初江南奴变,操戈索契的时候,李乐就已经倒了。

    真的是忙不过来。

    “陛下,南衙本来是十四府,现在已经分出去了松江府,剩下这十三府,还是分开的好。”王崇古没有落井下石,趁机打击报复李乐,因为李乐真的倒了,换个晋党、工党上去,也是这个模样。

    到时候,王崇古也跟着倒霉。

    王崇古想了想说道:“陛下,南衙富裕归富裕,但是这就是个官场上的粪坑,谁来谁倒霉,得有人镇着这粪坑才行。”

    应天是留都,这玩意儿在制度上是京师,也有六部衙门、都察院等等,这南京畿十四府就是这么稀烂,海瑞都玩不转的,这个粪坑还是有人压着好。

    不把南衙这十三府拆了,南衙根本好不了。

    张居正这才继续说道:“陛下谈到了四任徐州知府留下了四个坑,他们为何三年就能升转,因为三年一到就能到应天六部做官,而后摇身一变直入京师,和别的地方知府、参政、布政使,再进京完全不同的升转,这些官员,压根就没心思做好具体的事儿,就是想做什么,三年都是不够的,够干什么?”

    “凌部堂能干,在河南也要好几年时间才能把事情做完,流官流动的太快,就是这个稀烂的模样。”

    李乐不止一次写信抱怨了,抱怨这个留都制度就是大明的天坑,谁特么来南衙做巡抚,都是在粪坑里打滚,而且很难干净上岸,关键是这个问题,李乐巡抚地方解决不了,只有朝廷下定决心去做,才有可能成功。

    张居正每次也只能好言好语的劝说,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拆分南衙这种事,只有皇帝能干。

    朱翊钧敲动桌面的手指,这才停下,开口说道:“黎牙实曾经跟朕讲过一个罗马皇帝加尔巴的故事,说在尼禄死后,加尔巴继位,加尔巴一继位,就处死了两名能征善战的将军,人们对这个决定产生了普遍质疑,而后罗马就流行了一句谚语:当一个皇帝一旦成为了被人憎恶的对象,他做的好事和坏事,都会引起人们对他的反感和恶意揣测。”

    “一如宋高宗杀岳飞后,人们普遍对他不满了起来,以至于他不得禅让皇位给自己的义子。”

    宋高宗赵构绝后了,他的继任宋孝宗是过继的儿子,宋高宗的禅让是不情不愿的,宋孝宗这个皇帝当得也十分的憋屈。

    黎牙实其实想说的就是信任陷阱,一旦衙门陷入了信任危机,失去了公信力,真话、假话、好事、坏事,全都是谎言、欺骗和作恶。

    徐州地面已经陷入了这种信任陷阱之中,徐州衙门做什么大家都懒得理会,反正你肯定做不成,还留下一屁股的烂摊子。

    都是凑合着过日子,好点坏点,都能凑合下去。

    “孬睢宁、坏邳县,又孬又坏铜山县,这可是百姓们说的,不是朕编排徐州。”朱翊钧的眉头拧成了疙瘩,他放出去了缇骑,缇骑告诉了皇帝,百姓的不满,不光是对知府衙门,对县衙也是如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