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宋末修仙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9章 诗词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鸡血一样兴奋,最主要的是这次方东荣的彩金不菲,不说第一名,即便是第三名的彩金也有一百两,在这临桂县,已经可以买一栋不小的宅子。而且得了第一名也是为自己扬名。

    一时间找店小二要笔墨纸的声音此起彼伏,很多人都开始思考提笔写字起来。

    王浩原本就不是文人,只能看着席间的文人诗来词去,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作为现代人,他早就在课本中看无数历史沉淀下来的精品,哪里听得下这些小镇文人低劣的诗词。

    “今日风雨来,明日夕阳美·”

    “梦中临桂道,长走见树林·”

    等等就像是后世打油诗的吟唱一直钻入耳中,王浩实感无聊,只想真诚地说一句,“写得是什么狗屁东西,这也叫诗”

    “这怎么比赛起诗词来了?”王小妹从小在山村里长大,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情况,觉得很意外。

    “小妹,比试诗词是这些文人的常事,我们就看着就好了。”方秋云虽说家中长辈没有读书人,但是不妨碍她欣赏文人的诗会这种娱乐活动。

    “你们家又没有读书人,不懂诗词也就只能看看了。武夫就是武夫,永远上不了台面。”说话的是个二十几岁的女子,长相艳丽,只是风尘味甚是浓厚。此女子叫仙姿,原本是群芳院有名的红牌,也是县丞新纳的妾侍。

    仗着县丞的疼爱,也是恃宠而骄,又加上自以为见识多广,其在当红牌期间见过不少文人诗词唱和。根本就看不起没有文化的人。

    “你说这话好没道理,读书是用来明事理,不是读了书就能高人一等。做人最主要是堂堂正正,不要害人。”王小妹经王浩一段时间的潜移默化,很多看法与这个时代人都不一样。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只有没本事的人,才会找诸多借口来安慰自己。小姑娘,我知道你哥有点本事,不过再有本事没有功名在身,也就是一个不识字的大老粗。”仙姿傲慢地看着王小妹,因为王浩是黄县令提拔起来的人,王浩所管的民团只受黄县令所管辖。这让一直想架空黄县令的三人很有意见。

    听惯了县丞平日里对王浩的责骂,所以仙姿对王浩也没有好印象,自然也不会对他的妹妹客气。

    “我哥不是不会写诗,只是他平常事情比较多,没有写而已。”民团建立之初,王小妹经常在家里看到王浩写一些练兵策划书,虽然她不知道王浩写的是什么,也不知王浩是从何处学的字,但是她知道自己的大哥肯定识字。她不愿自己的大哥被小看,才会脱口而出。

    “仙姿,你过分了。你是什么身份,王教头岂是你能够评论的。再胡说八道我马上就休了你。”县丞故作生气地责骂道,由于女眷的桌子离他们的不远,所以仙姿和王小妹的对话这桌人都听得见。当着众人的面,县丞当然要斥责一下自己的妾侍,要不然人家也会说他管教无方。

    “王教头,这女人被我惯坏,一时口无遮拦,你可千万别放在心上。”县丞即便他再怎么讨厌王浩,也不会当面得罪王浩。

    “没关系,我还不至于会和个女流之辈计较。”王浩也不想在这种场合与他起争执,而且人家都道歉了,他要是还有意见,人家会说他不识大体。

    “刚才令妹说王教头文采非凡,想必不是无的放矢。今天正好是我临桂县学子的诗文比试,王教头何不一试身手。与在场的学子比试一番,这也是一桩佳话。”县丞满脸都是为你着想的表情,只是颇有一些笑里藏刀的意思。

    他和大多数人想的一样,根本都不相信王小妹的话,王浩只不过是个乡村小子,仗着有些武艺才入黄县令的眼。再说有学识的人都想参加科考,博取功名光宗耀祖。如果王浩真的文采非凡,也不会到现在还籍籍无名。

  &nb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