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是,他就是在一个不适合他为官的年代成了官员。
半晌,魏广德从首辅值房出来,显得很轻松。
他不仅回头看了眼屋里的张居正,虽然他依旧显得从容,但魏广德相信他现在面临的压力是很大的。
魏广德昨晚就收到消息,回琼州的海瑞都上奏,请求朝廷撤销禁书院的政令。
不过今日,魏广德并没有看到这份奏疏,显然不是在张四维那里就是在张居正手里,只是被压住了,没有拿出来。
实际上,张居正手里还有徐阶给他写的信,也是劝告他不要做得太过火。
徐阶需要张居正帮助徐家,自然也不希望张居正倒台。
而现在张居正禁书院的举动,实际上就是在玩火儿。
即便他现在能压得住一时,难道还能压得住一世?
不过张居正也有自己的苦衷,那就是他看到了书院兴盛带来的思想爆发。
书院,在大明不仅是个讲学教书的地方,更是学术自由相互论证之所,在各种思想相互碰撞中很容易产生各种问题,从而影响到朝廷的稳定。
但是学术自由官员不待见,特别是手握重权的高官们并不喜欢。
但是对于底层官吏来说,对他们则是无所谓,因为并不妨碍他们当官。
书院兴起于唐,盛行于宋,即便宋金元更替之际,由于战争频繁,全国的书院被战争毁坏的很多。
但在战争结束后,“元朝统治者对于书院采取保护、提倡和加强控制的政策”。
元朝鼓励书院建设的同时,积极将书院转为官学。
例如书院教师由官府任命,招生、考试等由官府主导,书院经费由官府提供。
也就是从元朝开始,程朱理学成为了国家正统思想,而各大书院的讲学内容也基本就是程朱理学了,从此书院就开始失去了“百家争鸣”的特征了。
所以元朝时期,书院是为朝廷服务,自然不存在太多问题。
而到了明朝情况变化很大,特别是两大著名的心学讲学者,分别是湛若水和王阳明。
也正是因为他们的推广,致使私人讲学之风兴起,书院突然进入中兴期,并很快进入快速发展轨道,步入辉煌期。
陆王心学始终不是明朝官方的学问,湛若水、王阳明等大肆讲学,宣传心学,这必然会遭到程朱理学的攻击,同时也会遭到官府的打压。
明朝第一次毁灭书院是1537年,当时有御史游居敬疏斥南京吏部尚书湛若水“倡其邪学,广收无赖,私创书院”,于是嘉靖皇帝下令毁掉湛若水创办的所有书院。
第二次是1538年,礼部尚书许讃认为官学颓废,而书院则“聚生徒,供亿科扰”,因此建议毁灭书院。
嘉靖帝听闻后,“即命内外严加禁约,毁其书院”,“甲毁天下书院”。
不过此时执政的首辅严嵩虽然也恶书院,特别是里面尽是抨击他们父子专权和贪腐之事,但也知道厉害,所以很大程度是把权利下放地方处置。
于是,地方上自然想方设法维护,把书院保护起来。
实际上,嘉靖晚期严嵩倒台后,徐阶、张居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